苏联解体欠了多少钱?俄罗斯用了26年才替他还清,普京有多难?
回顾过去一百年左右的世界历史,大家总会感叹世界格局的跌宕起伏。
以前啊,能跟美国抗衡的,也就只有苏联了。
苏联的成立,给世界政治舞台增添了新的元素。
它让骄傲的资本主义见识了社会主义的强大威力,同时也激发了众多欠发达国家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热情。
苏联刚成立那会儿,就立马着手进行了许多大变革,靠着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苏联很快就站到了世界的前列。
真可惜,苏联换领导人的时候,社会主义建设的那套理论没能被原原本本地传下去。
这样一来,后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道路就走上了歪路,结果没能走下去,最终失败了。
1991年年底,苏联彻底垮台了。
以前那个威风凛凛的老大哥现在没了往日的风光,于是,各个盟国就开始分他的家产,算他的账,各自为政了。
俄罗斯花了整整二十六年,才把苏联时期欠下的庞大债务全部还清。
在还清外债和让国内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的巨大挑战面前,俄罗斯领导人,特别是普京,可真是走得不容易,困难重重。
【如昙花一现般的辉煌】
在列宁的带领之下,俄国的工人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创建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当苏联迅速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立刻采取了全面打压苏联的措施。
那时候,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因为力量不够,没法跟那些厉害的资本主义国家比,所以就只能花好多钱和心思在科研跟国防上,盼着早点从农业国变成厉害的工业国。
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到尝试新经济政策,苏联取得了一点进展,但也碰到了不少挫折和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的头头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干活的办法,想让国家的经济能够稳稳当当地大幅增长。
苏联很看重工业的成长,集中全国的钱财、物资和人力,大力发展重工业。
这时候,苏联急着想让国家快点变得工业化,因为他们明白,要是不赶紧进步,就会被人欺负。
但是,东西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苏联因为重工业发展得太快,占用了大量资源,结果农业和轻工业就大大落后了。
随着苏联工人数量越来越多,苏联农民的地位也明显降低了。
那些吃苦耐劳的苏联老百姓,种地忙活一整年,挣的钱还不如工人一个月赚得多。而且,作为农民,他们还常常被人瞧不起。
为了活下去,苏联的农民都不再种地养牲口了,而是跑到大城市去找工作。
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让苏联的粮食、肉蛋奶产量像坐滑梯一样猛地减少了很多。
因为国内人口众多、需求很大,但自己生产的东西又不够用,所以苏联只好大量从国外买进粮食、布料这些农产品和轻工业产品。
中国想学学苏联在军工上的本事,而苏联呢,正缺大量的粮食。
就这样,在和苏联做生意的过程中,中国慢慢变成了苏联的欠债对象。
从军事花费上说,苏联的大部分国家财政钱都用在了军费上。
在那个时候,苏联的军事花费比西方国家多了好几倍。
另外,苏联也积极帮助世界上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建设,毫不吝啬地给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无偿援助建设了成千上万的项目。
据说,到1989年为止,苏联已经大方地给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借了总共1490亿美元的贷款。
但这些贷出去的钱大部分都像石沉大海,没了回音,那些借钱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没再提起还钱的事儿。
算来算去,这笔贷款的偿还比例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有人可能会调侃苏联人花钱大手大脚,但苏联之所以能这么豪气地搞这些项目,关键在于他们石油资源丰富,七八十年代通过出口石油赚了个盆满钵满。
真可惜,后来油价猛地掉下来,让苏联的钱袋子一下子紧了很多,可花钱的地方还是那么多,一点没少。
这样一来,苏联财政收入只靠一种来源的问题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要是没钱,国家的发展建设该怎么搞呢?
找钱来做。
1987年1月份,苏联领导人老实说:“我们现在已经钱不够花了,只能靠借钱来维持生活。”
苏联政府头头的这番话,其实就在告诉我们,苏联欠的外债可真是不少啊。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苏联告诉大家它欠了外面960亿美元时,大家竟然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独自还债的俄罗斯】
问题重重,欠了一屁股债的苏联,最后在经济崩溃中走向了没落。
1991年,苏联散伙了,原来的十五个成员国开始分家产和欠债,各自单干了。
分家产的时候,大家都乐呵呵地数着自己地盘上的东西,可一说到债务怎么分,十五个加盟国就坐下来谈了好多回。
在十五个成员国里,俄罗斯拿到的苏联遗产是最多的。
按照“有多大本事,就担多大责任”的说法,俄罗斯背的债最多,占了总债务的61%;接下来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它们分别扛了16.5%和4.13%的债。
剩下的那部分债务,就由其他十一个加盟国来分摊了。
根据这次会议的安排:十五个成员国要按商量好的比例来还债,要是其中有哪个国家不守信用,不肯还钱,那剩下的国家就得吃亏,得一块儿帮它把债还了。
对于这个结局,大多数国家都挺满意的,不过波罗的海那三个国家却提出了很强烈的反对意见。
在十五个成员国里,立陶宛挺机灵地借着苏联的好政策发展起来了,但他们的领导人却有点不地道,像是个随风倒的墙头草。
立陶宛感觉到苏联快要解散时,就抢先一步从苏联独立出来,加入了西方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彻底断绝关系。
因此,立陶宛一听说得背上苏联留下来的债务,感觉像是被重重压了一头,所以他们拒绝在协议上签字。
这时候,立陶宛在使劲鼓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跟着站了出来,都说不会签那个还债的协议。
这次谈判没能成功,各国都闹得不愉快,关于债务怎么分配也没有个明确的说法。
西方国家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慌,不断派人去俄罗斯询问债务该怎么分。
是不是总爱往后拖呢?
拖着也不是办法,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
难道就不想还回来了吗?
不还也可以,但十五个加盟国会遭到西方世界的排挤和敌对。
琢磨了好久,俄罗斯最终还是决定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好好解决债务问题。
到了1993年,经过巴黎俱乐部等多个国际债务组织的多次协调和催促,终于出台了《零点协议》。
这个协议规定,俄罗斯会接手苏联所有的海外资产,并且自己负责还清所有的债务。
虽然这份声明一公布就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关于声明里债务怎么分的问题,倒没让哪个国家有意见。
后来,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最后得背上苏联欠下的大笔外债,差不多有一千亿美元。
苏联散了摊子之后,俄罗斯就开始了一段很长的经济改革和还债的过程。
从领导人的视角来说,苏联垮掉后,俄罗斯的发展能分成两大块。头一块是叶利钦那会儿,他不断尝试但也犯了不少错。接下来呢,就是普京的时期,他开始带着俄罗斯慢慢恢复并发展起来。
叶利钦那八年,俄罗斯一直在摸索经济转型的路子,虽然成果不咋明显,但好歹也攒下了不少宝贵经验。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下,叶利钦带着俄罗斯采用了“休克疗法”,目的是为了让俄罗斯的经济走上市场化的道路。
叶利钦多次在大家面前说: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改革能一直进行下去,不再回头。不然的话,就会像以前那样,只是对老制度的小修小补,起不了真正的改革大作用。
因此,叶利钦在自己的执政期间,为了让俄罗斯经济得到发展和变革,开始积极推动经济私有化,并让市场经济更加自由。
虽然这个制度让俄罗斯经济短时间有了增长,但它也在后来一定程度上拖慢了经济发展,打乱了经济秩序。
从1992年到1998年,俄罗斯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国有资产被个人一点点侵占,一些大老板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大权和主要媒体,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变得非常大,阶级之间的冲突很厉害,经济总量也大幅度下滑。
由于资金短缺,俄罗斯的债务只能一再延后偿还。
很明显,“休克疗法”并没有奏效。
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国内对之前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深入思考,明白了一个道理: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老一套,得走出一条适合俄罗斯自己情况的路子。
到了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叶利钦不干了,普京就站了出来,走到了前台。
【稳中求进的普京时代】
普京成为总统后,俄罗斯的发展迈入了新的时代篇章。
对普京来说,现在管理国家最重要的事儿就是让经济恢复正常,社会稳稳当当的。
当然,还钱这事儿也得算上。
普京当领导这么多年,他做事的风格一直都是稳扎稳打,力求不断进步。
普京觉得,要想让国家变得强大又安稳,那就非得有个稳固又靠得住的管理层不可。
所以,普京着手增强中央的权力,同时依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个政府可以管理的、与众不同的市场经济体系。
接着,普京引领俄罗斯在政治、法律、民生、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和秩序调整。
普京一上任,就为了管住外债,定了三条规矩:外债总额不能超过国家一年生产的东西的六成;还债花的钱不能超过国家预算的五分之一;还有,联邦预算里缺钱的部分也不能超过国家一年生产的东西的三成。
为了让经济社会更稳定,普京下大力气整治被少数大富豪控制的经济,不让这些大富豪过多地参与政治,同时把一些重要的产业收回国家管理。
这个做法,直接让财政部门多了一大笔钱进账。
政治上,普京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让统一俄罗斯党更加团结,从而让国家从动荡走向了稳定的发展道路。
稳固的国家制度确保了社会平稳前进,社会平稳前进又带动了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增长。
从1999年到2009年,俄罗斯老百姓每个月的平均收入从70美元涨到了530美元。
除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变革,俄罗斯财政好转的一个大原因就是国际油价上涨了。
从1998年到2008年,国际油价一次次涨到了新高点。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国际油价涨了好几倍,差不多翻了八倍,这对主要靠油气资源赚钱的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
借着好时机,俄罗斯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买卖。
这样做不仅让本国的石油产业迅速兴旺起来,还大大好转了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财政情况。
钱够了就能把债还了。
2004年的时候,俄罗斯还欠着欧洲475亿美元的钱,不过到了2006年,这个数目就大大减少了,只欠了31亿美元。
2005年的时候,中俄两边签了个协议,说俄罗斯要分批还给中国大概4.5亿美元的钱。一直到了2015年,俄罗斯才正式宣布,他们已经把所有欠中国的钱都还清了。
2017年8月,俄罗斯公开说,他们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最后一笔外债是1252亿美元,没有其他了。
从1997年开始算起,一直到2017年,俄罗斯花了整整26年的工夫,把前苏联留下来的所有外债都给还清了。
想想俄罗斯这快三十年的还债经历,不少人都纳闷,觉得苏联欠下的债,为啥要全让俄罗斯来背呢。
难道俄国的领导者真的不动脑筋吗?
不是的。
钱是永远都赚不够的。
俄罗斯把苏联的外债还清后,得到的好处可不少,成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还继承了苏联在世界各地的土地、黄金、矿产,以及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
这些宝贵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资源一比起来,那些看起来数额很大的外债根本就不算什么。
好多表面上不太对劲的事儿,其实背后都可能藏着大好机会。
俄罗斯怎么处理苏联留下的债务问题,其实也能给我们的人生发展带来点启发:在人生的一些重要关头,我们得打开思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别老被眼前的小利益给绊住了。
每次没成功的尝试,其实都算是成功路上的一步。
叶利钦的改革没成功不算是真的砸了锅,他更像是在摸索、在碰壁。多亏了他的摸索和碰壁,普京才能很快找到一条真正符合俄罗斯实际情况的改革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
从财政角度看超级大国的瓦解——拿苏联来说事儿_田雅琼
聊聊俄罗斯的外债有多大——娜塔莉亚(MAYOROVA_NATALIA)的研究
俄罗斯经济在苏联解体30年里的变化:说说转型和增长,李建民分析
探究苏联经济咋发展的,还有苏联为啥解体_刘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