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超联赛战报:日本外援发威 樊振东孤掌难鸣 上海队首尝失利
樊振东拼尽了全力,终究还是没能拯救上海队的这场失利。你说气人不气人?一个人挑两分,最后却输得干脆,真是让人想拍桌子。2025年7月27日的那个晚上,上海男团的“金身”居然在自己的主场被山东鲁能给砸了。这事,搁谁身上都得郁闷好几天。赛前大家都以为,樊振东带头,上海绝对稳赢,谁承想冷门就这么狠狠砸下来!
要说比赛过程,真的是没有一刻松懈。第一场双打,上海派出了周恺和赵子豪,结果呢?山东的袁励岑和徐瑛彬,一点情面都不留,接连三个8-11,直接就把上海打得懵了。这开局就像下象棋丢了车,心里那叫一个慌。观众席都快坐不住了,上海队的粉丝估计心里直叫苦。
第二场终于有点盼头了。樊振东出场,对面是日本小将松岛辉空。你说这名字听着挺洋气,手底下的活儿更是快狠准。好在樊振东扛住了。首局杀得难解难分,12-10才拿下,后面两局他就像开了挂,11-4、11-9干脆利落。现场气氛一下子热乎起来,上海队终于有点回魂的节奏。
可是第三场,赵子豪又站出来了,这回对上徐瑛彬。开头输了,后来勉强扳回一局,可关键两盘都被对方拖到10-12,硬是咬着牙给丢了。这种挣扎,像极了咬着最后一口馒头还被人抢走。上海队再度落后,球迷的心脏受不了这刺激。
到了第四盘,樊振东又披挂上阵。这次对面是袁励岑。第一局输掉,接下来他连扳三盘,手里像装了弹簧一样,9-11、11-7、11-4、11-6。现场尖叫声都快把屋顶掀了。看着樊振东这样拼,真有点让人眼眶发热。可惜,这一分也只是让比分回到2-2平,结果还要看最后一盘。
最后一场,周恺迎战松岛辉空。对方打得像不要命一样,反手一拍一拍地抽,周恺一度守得住,拿下了第二局,但其余三局,被对方压着打。最终只拿下一局,6-11、11-7、6-11、9-11,松岛辉空硬是成了关键先生。上海地主队的脸上,一片阴云。
外援的作用,这回看得清清楚楚,真叫人不服都不行。以往大家总觉得外援是陪太子读书,这回却是“主角光环”开到最大。松岛辉空,名字不大,人狠话不多。关键时刻一锤定音,山东鲁能靠他翻盘。很多人私下都在说,“这外援请得太值了”。上海队这回算是被扎了心。
有人开始琢磨,外援到底是好是坏?能不能把本土球员的机会都抢光?说白了,这事儿就像是请了个外来的厨子,把本地的师傅按在案板上摩擦。你说香不香?观众觉得过瘾,但队员心里难受。外援让比赛看着热闹,但自己家的小伙子挤不上场,心里堵得慌。到头来,真的能让我们的球员进步吗?还是会让他们心灰意冷,觉得自己怎么练也追不上人家洋面孔?
这场比赛,樊振东表现得真没得挑。教练组也没什么好说的。可惜,一个人的光芒再强,也掩盖不了整个队伍的短板。这就是团队项目的残酷之处。一个人再能打,输球还是输。这道理跟修房子似的,地基塌了,再漂亮的瓷砖也救不回来。
你说上海队的问题在哪里?赵子豪和周恺的表现,真是有点说不过去。关键时刻掉链子,年轻球员顶不住压力,这才是最让人心痛的地方。要说平时练得挺溜,比赛一到关键分,就哆嗦。这到底是心态问题,还是实力没到位?总不能比赛输了,就一句“成长的代价”糊弄过去吧?
球迷们一边倒地开始吐槽。有人说,外援上场,是不是有点“自废长城”?还不如让本地小伙多练练,吃亏也认了。也有人觉得,外援能带来新打法,对咱们有好处。可真到自己球队被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谁还管什么发展啊,面子最重要。
网上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一位网友说得特别逗,“外援不是补锅用,是直接把锅砸漏了”。还有人写,“中国乒乓是铁打的江山,结果被外来的和尚敲碎了钟”。你说气人不气人?
樊振东这场算是拼老命了。有人说他是“孤胆英雄”,一个人扛起全队。可你再怎么拼,其他人不行,还是白搭。篮球场上常常有“空砍”一词,这回樊振东就成了乒乓版的空砍王。粉丝心疼他,教练也无奈,但现实摆在面前。团体项目,少一个能打的,结局就是这样。
有人还拿年轻球员说事,觉得该给他们多一些机会。这话听着没错,但每次关键比赛一掉链子,怎么让人信服?成长的烦恼不是借口,得拿成绩说话。你说未来靠谁?一代更比一代强,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谁都想看中国队一直赢下去,谁愿意看到外援站在领奖台上笑得那么灿烂?
赛场边还有人议论,说乒超已经不是原来那样了。以前本土球员唱主角,现在外援来抢戏。观众席热闹起来了,球员的压力却更大了。尤其年轻球员,既要跟老大哥比拼,还要防着外来的高手,哪里还有喘息的空间?难怪有人吐槽,“现在打好一场球,比中彩票还难。”
最让人纠结的是,大家嘴上都说欢迎外援,可真到了自家球队被外援打趴下了,谁还能笑得出来?赢了说是融合发展,输了就觉得是外来和尚抢饭碗。到底想要什么?中国乒乓不能一直自我封闭,可也不能丢了底气。要是打着打着,把青年球员的自信都磨没了,那才叫亏大发了。
说到底,这场比赛像极了现实生活。老大哥拼命拉车,后面的小弟跟不上节奏,车就翻了。外援的冲击,是动力也是压力。上海队的首败,谁都不想要,但摔一跤未必不是好事。起码让大家看清楚了,乒超不是保险箱,谁都不能高枕无忧。得练的还得练,心态还得调,别把希望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樊振东这么拼,队友还掉链子,这让人怎么看得下去?有球迷直接喊话,“别都靠樊振东扛,其他人也得争口气!”也有的说,“外援能赢,说明联赛水平高,有竞争才有进步。”这话说得没错,可得有度,别最后变成自家孩子没饭吃了还鼓掌叫好。
还有网络段子手调侃,“想靠外援打天下,不如自己努力练内功。”你们觉得呢?这场上海队的失利,是外援太强,还是我们自己不争气?以后是不是每支队伍都得请外援来保平安?要是以后哪天,外援把所有奖杯都扫光了,咱还能说是自己的联赛吗?
今天这场球,上海队的输赢,不止是上海的事。全国粉丝都得反思。是继续请外援,还是把机会留给自己人?你觉得呢?竞技体育终归要讲实力。可要是再这么输下去,球迷还会不会买账?谁又能保证,下次不会轮到自己?所以,问题留给大家:外援强势,国手低迷,乒超的路,到底怎么走?有没有答案?你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