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高德美,一家被严重低估的“双美”巨头

发布日期:2025-08-02 08:54    点击次数:172

来源:未来迹FBeauty

当下全球美妆与医美正在深度融合,高德美凭借其“医药+医美+护肤”的独特定位,迎来了战略窗口。

这三驾马车构建了皮肤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也形成了收益互补:护肤板块提供规模基础、注射板块提供利润弹性、治疗板块提供未来增长动能。这种综合生态逻辑,恰好对应美妆行业向“健康+美学”的演进趋势。在目前全球化妆品格局尚未出现类似战略深度的玩家之前,高德美无疑被严重低估。

随着全球市场逐步迈入精细化消费、注射医美爆发、治疗性皮肤药物崭露头角的新时代,高德美正站在跃升全球Top10化妆品集团的前夜。这家融合创新与医学驱动的集团,已迈入资本与行业双重认可的黄金发展期。

截图自高德美官网

即将闯入美妆前十,高德美三大板块优越性明显

再说高德美(Galderma)时,许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依然把它当成那个“卖丝塔芙的皮肤药妆公司”,殊不知过去五年它已然豹变,真正成为一家医药与医美融合的巨头。

自2019年脱离雀巢独立,高德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皮肤科独立公司,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7000多名员工。其集团规模也一路上涨:

年度业绩从2020年的约35亿美元一路突破40亿大关,增长至2024年的44.1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创下新高,按固定汇率增长12.2%至24.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EBITDA利润增长达到22%以上。

按照这个节奏,这家公司正逼近全球美妆前十级别企业。集团半年度业绩和去年Top10的puig差距进一步缩小,且基于集团调高了2025全年指引增长(从10%-12%提升到1214%)、年营收预计达48亿美元左右,完全有能力跻身前十阵营。

支撑这一增长势头的是其“三驾马车”——注射美学、美妆护肤、皮肤治疗三大业务板块:

首先是注射美容(Injectable Aesthetics),2025年上半年贡献约12.4亿美元销售,同比增长9.8%,其中神经调节剂增长14.7%,填充剂与生物刺激剂增长3.9%;

皮肤护理(Dermatological Skincare)是高德美第二大部门,2025年H1营收7.19亿美元,同比增长7.7%,得益于Cetaphil丝塔芙与Alastin在全球市场尤其亚洲电商渠道的大力扩展;

第三是皮肤治疗(Therapeutic Dermatology),实现4.89亿美元销售,同比增长26.9%,主要拉动来自Nemluvio®及处方产品。

三个板块在营收贡献、利润率表现、创新潜力、抗周期性等方位均呈现互补优势——护肤平稳增长、注射美学高利润增长、皮肤治疗板块未来潜力巨大,正好契合全球化妆品市场向功效、医美、健康融合演进的大背景。

当前美妆行业正进入“功效为王”的新时代:通胀压力下消费者对价值型品牌的偏好正在提升,GenZ等群体更加重视成分、功效与透明度。

而在医美领域,注射品类因“Ozempic面容”现象[1]、婴儿潮一代抗老需求旺盛而爆发增长,高德美的Relfydess(新型液态A型肉毒毒素)、Sculptra塑妍萃(童颜针)等产品迎来大潮。治疗性皮肤科方面,以Nemluvio为代表的生物药物已获FDA批准,成为湿疹与瘙痒皮肤病的“一线方案”。

结合过去五年,Galderma从雀巢与欧莱雅联合成立起步,脱离大集团独立运作,IPO后市值暴增140%,但资本市场定价明显偏低。

总之,无论从品牌组合、三大业务板块互补性,还是从盈利能力与研发布局的纵深看,高德美现在正处于冲击全球美妆前十的生态位,其“医药+医美+护肤”一体化战略在当前行业趋势下优势非常明显。

手持丝塔芙和“童颜针”,在中国迎战功效时代

中国是全球市场体量最大、最具潜力的护肤市场。

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10738亿元人民币,连续两年突破万亿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与此同时,自 2025 年起中国消费者对功效型、配方清晰、临床背书的护肤品需求激增,功效化、场景化、精准护肤成为主旋律。

在这一浪潮下,高德美的Cetaphil丝塔芙成为契合“科学护肤+敏感肌场景”的代表之一。面对中国护肤消费者从“包装香型情绪消费”转向“成分安全与临床验证”的心态转变,丝塔芙“温和无刺激”“适敏高容忍”的定位正在准确落地。

丝塔芙区分五大肌肤敏感症状:干燥、刺激、粗糙、紧绷和皮肤屏障功能减弱

尤其在618、双十一等节点销售爆发,驱动整体护肤板块快速增长——2025 年上半年线上(包括淘天、京东、抖音、快手)美容护肤板块增长超过8%,其中丝塔芙全年线上GMV规模在15亿元左右,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增速分别约23%和13%,均远超大盘增速。

这意味着品牌的强医学背书和功效细分、场景细分战略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从产品线看,丝塔芙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做了产品矩阵的适配,目前形成“敏肌专研+维稳修护+清洁舒缓+身体系列+婴童系列”五大产品线矩阵,根据功效、场景、人群做精细化区分,且所有产品在集团强医学背书下都有很高的信任度和消费者口碑。

丝塔芙明星产品“大白罐”

与此同时,高德美在中国布局注射医美板块,推出Relfydess(新型液态A型肉毒毒素)、 Sculptra塑妍萃(童颜针,4月在中国上市)、Restylane 等产品,根据集团官方资料,Relfydess在 2024 年下半年获得欧洲、澳大利亚批准,全球布局展开,中国市场也已列入重点推进区域。

受抗老需求激增的影响,中国医美注射需求正快速上升。高德美通过医生培训、代理渠道建设迅速切入注射市场,与日益理性的医美消费群体形成精准对接。且在中国市场,功效护肤与注射医美已经出现融合趋势:消费者不仅期待护肤品有实际疗效,也越来越信任医生背书的功效注射。

高德美正好手握丝塔芙作为护肤入口,同时借助注射产品提供更深层的“功效+即效”体验。中国医美和护肤领域监管趋严、进口品牌门槛提高的政策变化,反而让这类具备严格合规与医学背景的外资品牌获得更高信誉和渠道优势。

整体来看,高德美在中国的策略已形成“丝塔芙+童颜针等注射美容”双轮驱动——丝塔芙满足广覆盖的功效护肤场景需求,注射产品切入医院与医美诊所高端渠道,两者分别响应中国功效护肤时代和医美爆发时代。这种融合模式在本土品牌尚未形成整体闭环的背景下,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壁垒与极快的市场切入速度。

欧莱雅为自己孵化了一个“最强对手”?

高德美集团若论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47年,当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位药剂师在探索肌肤健康奥秘的过程中,开发出丝塔芙第一款产品“丝塔芙洁面乳”。但集团的正式成立与雀巢和欧莱雅两大巨头密不可分。

据了解,1979年Hans Schaefer教授在欧莱雅集团前CEOFrançois Dalle的支持下,于法国建立国际皮肤病研究中心(CIRD),并将化妆皮研究扩展至皮肤药理领域。与此同时雀巢收购欧文实验室。

欧莱雅与雀巢随后在1981年各持50%股权联合成立高德美研发中心(Galderma R&D),专注于专注皮肤科学研究与产品商业化,并迅速扩张至全球约38家子公司,覆盖近100个国家。

到了2014年,雀巢以31亿欧元回购欧莱雅持有的50%高德美股份并成立雀巢皮肤健康公司,但又在5年后将这家公司出售给殷拓集团(EQT Partners AB)和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2019年更名高德美(Galderma),将总部设在瑞士。

在2024年3月,高德美在瑞士交易所正式上市,IPO当日市值达到约145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166亿),超越资生堂、科蒂等美妆巨头,成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最大规模 IPO之一。随后欧莱雅于2024年8月宣布出资约 15–18 亿美元入股约10%,成为战略股东,并与高德美建立研发合作关系,聚焦抗衰老注射技术。

整个发展脉络显示:高德美从最初科研实验室起步,经雀巢-欧莱雅合资公司阶段,到雀巢全资再到独立股权财团控制,一步步拓展处方药、护肤品与注射医美三大领域,光速走向全球皮肤科学领导地位。

展望未来,高德美的科研储备和资本支撑赋予其未来十年持续成长的底气。

从结构上看,集团拥有独立研发体系,自1981年起由CIRD演化到今天的全球研发网络,至今已拥有超650位研发人员的全球团队,依托瑞士、美国与全球33个研发基地支撑新药、护肤与医美创新。且在医药背景下,高德美尤其注重临床验证与功效实证,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仅针对丝塔芙就开展了770多项临床试验,参与者超过21000名。

资本面的支持也不容忽视。从上市以来股价上涨140%,再融资发行欧元与瑞郎债券,并获得BBB投资级信用评级,高德美具备持续投入研发、并购与市场的财务自由空间。与此同时,杠杆率不断下降,从2024年2.6倍降至2.1倍,回购自家股份3.23亿美元,表现出资本运作的稳健。

结合行业趋势来看,2025年全球美妆进入“功效、科学、健康”融合阶段。GenZ消费者偏好经过验证、安全、高性价比品牌;注射医美持续增长,企业需具备科学配方和渠道能力;治疗性皮肤科市场仍处于起步爆发期。

高德美以“医药+医美+护肤”为三大支撑,产品线覆盖从 OTC 护肤到处方药,从注射美容到皮肤治疗,并具备强大研发与资本后盾,其科研储备和商业转化路径至少可支持下一个十年持续增长。

未来,高德美完全可能在全球Top10美妆集团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医美+护肤”融合的双美领域成为真正挑战老大哥的核心玩家。只要继续维持研发、市场与资本协同,其潜力堪称尚未完全爆发。

[1]“奥兹米克面容”(Ozempic Face)是指使用奥兹匹克(Ozempic)等减肥药物后,由于快速的体重减轻,导致面部脂肪大量流失,皮肤松弛、下垂,使人显得憔悴、衰老的外观。这种情况也被称为“瘦老脸”或“减重后面容憔悴”。

本文为FBeauty未来迹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通过技术抓取用于AI训练。

作者/吴思馨

排版/阳艳



上一篇:凯尔特人点球险胜阿赫利,山田信、稻村亮相引关注
下一篇:阴极保护智能化未来:牺牲阳极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