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股市交易时间!今日爆出的四大消息冲击来袭(8.2)!
一、全球交易所掀起"24小时交易"革命:伦交所迈出关键一步
7月31日深夜,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传出最新动态,其24小时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已进入关键阶段。这一变革并非偶然,而是全球证券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据知情人士透露,LSEG正在全面评估技术需求和监管框架,研究范围既包括完全的不间断交易,也包括分阶段延长交易时间。
这一动向的背景值得玩味。近年来,随着Z世代投资者通过手机APP进行交易的比例激增,传统交易时段已无法满足新一代投资者的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市场7×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特性及其带来的巨大交易量,给传统交易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LSEG的这一举措,某种程度上是对加密市场挑战的正面回应。
无独有偶,美国市场早已先行一步。纳斯达克交易所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每周五天、每天24小时股票交易,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也宣布将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延长交易时间至全天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甚至已经批准初创公司24Exchange运营一家可进行"5×23小时"交易的全国性交易所。在亚洲,印尼证券交易所正考虑增加第三个交易时段,日本交易所集团也已将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收盘时间延后半小时至下午3:30。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全球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的同时,A股市场却传出明确信号。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近期明确表示,关于"A股将延长交易时间并在部分股票上试行T+0交易"的传闻不属实。这一表态显示,尽管全球趋势明显,但中国市场对交易制度改革仍持审慎态度。
二、A股7月收官战惨淡收场: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引爆市场震荡
7月31日,A股市场以一场大跌结束了7月的交易。沪综指午后挫近1%,报3580.6点;沪深300指数跌1.5%;深成指跌1.07%;创业板指跌0.51%。这场"全球市场手拉手跳水"的戏码中,A股表现尤为惨淡沪深两市成交1.936万亿元,比昨日多放918亿,但主力资金却净流出707亿!涨停49家,跌停6家,上涨仅1061家,下跌高达4287家。
这场大跌的直接导火索,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的消息。网信办要求英伟达就其对中国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半导体板块集体下跌,中际旭创等个股从早盘创历史新高到午盘大幅回落。
然而,市场对AI硬件的热情并未因此熄灭。就在同一天,Meta公布财报显示营收475.2亿美元,同比涨22%;净利润183.37亿美元,暴增36%,盘后直接飙涨11%!英伟达更是获得台积电30万颗H20芯片订单,股价创下4.3742万亿美元市值新高,摩根士丹利甚至喊出200美元目标价。
更值得关注的是,7月31日晚间,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AI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特别强调政府和国企要强化示范引领,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央视财经频道甚至将此称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这种政策利好与市场震荡并存的局面,反映了A股当前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获得国家战略级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英伟达被约谈)又给市场带来短期波动。技术上看,虽然5日线和10日线失守,但只要指数能收复3585点附近的10日线,这波调整可能成为上车机会。
三、微软市值即将突破4万亿美元:科技巨头改写资本市场格局
7月31日深夜,另一则震撼市场的消息来自微软。该公司美股夜盘报涨8%,若涨势延续至周四开盘,微软将成为继英伟达之后,第二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科技巨头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微软的这一表现并非孤立现象。就在7月18日,英伟达市值刚刚突破4.2万亿美元。科技巨头的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AI革命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从GB200到GB300,液冷服务器整柜价值量从60万飙到70万+,冷板用量从45片翻到108片,快接头直接翻倍到216对。DeepSeek等公司大幅降低大模型成本,更使得AI应用门槛急剧下降,"现在连卖煎饼的大妈都能用AI算账了"。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和英伟达的这种市值爆发,恰逢全球交易所延长交易时间的浪潮。可以预见,随着24小时交易制度的逐步推广,科技巨头股价的波动将不再局限于传统交易时段,其全球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四、新加坡300亿刺激计划与A股交易制度改革之争
在全球交易所纷纷延长交易时间的大背景下,不同市场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新加坡在2025年初推出了50亿坡元(约306亿港元)的证券市场发展计划,旨在提升中小型股份流动性和扩大投资者参与程度。7月3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委托摩根大通资产管理、Avanda投资管理公司和富敦资金管理公司等,管理其中的11亿坡元(约67亿港元)资金。
相比之下,A股市场对交易制度改革的态度则更为审慎。沪深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节后A股将延长交易时间,并在部分股票上试行T+0交易"的传闻不属实。这一表态显示,尽管全球趋势明显,但中国市场对交易制度改革仍持审慎态度。
这种审慎有其现实考量。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延长交易时间窗口可以更好覆盖各类事件,例如盘后公告或者政策利好,让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尽快反映利好或处置风险。但'活跃交易行为的本质'是投资者的意愿,与时间窗口大小联系有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也认为:"调整交易时间,不能简单粗暴地照搬成熟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
更关键的是,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户占比96%。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会加剧中小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
结语:变革时代的投资新逻辑
7月31日深夜爆出的这四大消息,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全球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24小时交易计划,到A股市场的剧烈震荡;从微软市值即将突破4万亿美元,到不同市场对交易制度改革的不同态度这些事件都在重塑着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
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变革时代既充满机遇也暗藏风险。一方面,交易时间的延长将提供更多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市场波动可能因此加剧。AI等科技方向的战略地位已经确立,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更需要保持理性,把握政策导向,同时警惕短期风险。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全球资本市场的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其最终走向如何,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财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