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令人担忧,是否应依赖中国援助?美国国务卿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经过校正的非农就业数字,从这些数据来看,所谓的校正差不多就是把小数点往后移动了,因为有一个月的非农就业数字竟然调整了超过80%,这也让外界开始怀疑,美国似乎在借数据造假来维持表面上的繁荣。实际上,到了2025年,美国的经济数据已经让人担忧,不难看出,美国内部真正的问题越发凸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无法为美国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反而让局面变得非常被动。面对庞大的国债压力,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公开呼吁老百姓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忙解决国家债务问题,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讽刺场面。
虽然美国一直在推动“印太战略”,试图围堵、遏制中国,但最近美国共和党政府的态度似乎出现了点微妙的变化。从美国和中国进行的三次贸易磋商来看,美国这会儿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才开始向中国寻求帮助。之前搞的关税战已经让美国自己吃了不少苦头,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中国紧随其后。不过,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数据显示,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的话,中国的经济规模其实已经远遥超出美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国内的物价特别高,无论是日常消费品,还是军备装备,价格都飙得很厉害,这也让美国的经济总量看起来要比实际的数字更高一些。
虽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与此同时,美国的国债规模也已经超过GDP。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达到36.7万亿。随着时间推移,国会会继续提高债务上限,让财政部有资格继续发行国债。实际上,目前美国的国债运作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因为新发债务就是为了偿还之前到期的债务。美国国债分为短期和中长期,到期的债务必须兑现,财政部就得用美元来还账,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体系平衡。可这个循环的结果就像个走钢丝,一旦失控,爆雷的危险就很大了。
在美国开启关税大战的时候,起初对中国的态度是相当硬气的,明显高估了自身的实力。不过,如今的美国已不再拥有制造业的优势了,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从世界各地进口工业品,当然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例外。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国,一旦美国对中国产品说“不”,不仅会造成美国商品短缺,还会推高国内的生活成本。虽然目前美国还没有真正实施“对等关税”,但国内物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事实。看美国的局势,他们其实也离不开中国的帮衬,无论是国债问题,还是普通消费品方面,现在的美国已经没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