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高位买入葛兰医疗基4年亏40%割肉:行业基金是财富密码还是韭菜收割机?

发布日期:2025-08-18 07:21    点击次数:83

高位买入葛兰医疗基4年亏40%割肉:行业基金是财富密码还是韭菜收割机?

2021年那会儿,我揣着攒了半辈子的20万冲进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跟着网上喊的"医药赛道永垂不朽",直接梭哈。谁曾想这一梭哈,竟成了四年噩梦的开端——账户从18万跌到10万,最近实在扛不住割肉离场。今天就把这段经历扒开揉碎,给踩过坑的兄弟姊妹们提个醒。

刚入场时,医药板块那叫一个风光。葛兰管理的这只基,2021年二季度净值冲到2.16元,重仓的药明康德、恒瑞医药个个都是"医药茅"。当时连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医药股能涨到天上去!"

可谁能想到,转折来得比台风还快。2021年下半年集采政策落地,医药股集体跳水。最狠的时候,这只基单月暴跌27%,账户直接蒸发5万块。更扎心的是,基金经理葛兰还在高位加仓,硬生生把回本希望越拖越远。到2024年三季度,基金规模缩水到151亿,近三年最大回撤达48.78%。

第一刀:政策黑天鹅

医药行业最怕什么?政策变动!集采就像悬在头顶的铡刀,说砍价就砍价。2022年某款抗癌药从3000块直接砍到700,相关药企股价当场腰斩。这种政策风险,普通投资者根本防不住。

第二刀:信息不对称

基金经理的操作就像雾里看花。葛兰管理的基,2023年三季度突然加仓可转债,结果可转债市场暴跌,基民成了接盘侠。这些调仓信息,咱们小散根本无从知晓。

第三刀:情绪化绞杀

看看网友留言就知道多可怕:"亏30%就装死,亏50%才割肉"、"看着账户不敢打开"。这种群体性恐慌,往往导致非理性抛售。就像2022年医药板块暴跌时,多少人含泪割在地板上?

第一招:仓位控制要像炒股

别学我当年All in。资深玩家都是"核心+卫星"策略,70%宽基指数+30%行业轮动。比如我认识的老张,医药基最多只配15%仓位,其他配债券和红利基,去年熊市还能赚4%。

第二招:看懂基金经理的"小心思"

别光看明星光环。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机构持仓比例从2021年的12%暴跌到2024年的0.03%,这说明专业资金都跑光了。真正靠谱的基,机构持仓至少得5%以上。

第三招:用"土方法"对抗波动

记住两个铁律:

单只行业基亏损超25%立刻止损

连续6个月跑输同类基金就换基

就像我去年处理的恒生互联ETF,跌到0.289时死扛,最后回本赚了20%。但医药基从2021年跌到现在,硬扛只会越陷越深。

这四年教训总结成三句话:

别信"赛道永远涨":2021年的白酒、2022年的新能源、2023年的AI,哪个没把追涨的人套在山顶?

闲钱才能玩心跳: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有人抵押房子补仓医疗基,最后房子车子全赔光。

学习比盯盘重要:多看看《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用晨星网查基金评级,比听小道消息靠谱多了。

现在回看这段经历,反而要感谢医药基的暴击。它让我明白:投资不是搏短期的刺激,而是认知的长期积累。就像老话说的:"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除非靠运气——但靠运气赚的,迟早凭实力亏掉。"

经典语句

"市场专治各种不服,那些年交的学费,最终都凝成投资智慧的养分。" ——改编自《那些年我交过的"学费"》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少犯错比多赚钱更重要。" ——改编自十年定投老手经验

数据来源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持仓数据|基金经理操作记录|行业基金风险分析|定投实战经验



上一篇:贵港吸送式气力输送装置
下一篇:外汇储备微降黄金九连增 中国资产配置暗藏战略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