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四郎臭豆腐”引游客打卡 摊主神似陈嬛传皇帝成卖点

发布日期:2025-11-22 20:57    点击次数:107

武汉臭豆腐摊主撞脸陈建斌,一场“四郎”引发的街头狂欢

这一切始于半个月前某条抖音视频:“救命!武汉街头惊现四郎卖臭豆腐!”视频里叶师傅低头找钱的侧脸,与《甄嬛传》里陈建斌饰演的雍正帝高度相似。这条视频获得287万点赞,评论区瞬间炸锅:“皇上微服私访体验生活?”“四郎,嬛嬛知道你在这里吗?”

叶师傅最初完全在状况外。“以前街坊都说我长得像哪个演员,我没在意。”他边给豆腐刷酱边说,“后来年轻人越来越多,非要叫我四郎。”直到某天,一个女孩拿着《甄嬛传》剧照对比拍照后惊呼“简直一模一样”,他才意识到可以借势。第二天,摊位挂上了“四郎臭豆腐”的招牌,他特意换上清装,没想到直接引爆流量。

这场狂欢背后是经典IP与市井经济的奇妙化学反应。《甄嬛传》开播十三年仍保持日均超百万播放量,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梗素材。从“莞莞类卿”到“朕emo了”,剧中台词早已融入年轻人话语体系。当叶师傅那张“御脸”出现在烟火缭绕的街头,戏剧与现实的次元壁被彻底击穿。

爆红一周后,模仿者纷纷涌现。“安陵容冰糖葫芦”“浣碧烤冷面”相继出街,形成奇特的“甄嬛宇宙小吃街”。但叶师傅的豆腐摊始终人气最旺,有食客专程从新疆转车来买,就为亲眼见证“皇帝炸豆腐”的名场面。

这场意外走红折射出当代社会的造神逻辑:算法能在七十二小时内将素人推上神坛,也能迅速寻找下一个替代品。当叶师傅在收摊后脱下戏服,变回那个为女儿学费发愁的普通父亲时,白天的喧嚣仿佛一场幻梦。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在这场全民狂欢中,被消费的究竟是经典IP的余温,还是普通人被迫表演的人生?

#十一月创作计划#



上一篇:俞乐山的“戏精”人生从假装有钱人到事业爱情双丰收,他凭什么逆袭?
下一篇:东京影后被黑,白百何气炸,怒骂王传君“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