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胡枫罗兰AI亲吻照刷屏,黄昏恋被推上热搜?真相与AI边界同框
胡枫与罗兰被疯传的“亲吻照”并非现实恋情,是《EYT好友会联欢晚会2025》为颁发“至尊喜剧孖宝”荣誉用AI合成的剧情片段
当晚现场星光很足,老友们围坐,给罗兰过生日,台上卢海鹏又唱又跳,热闹得像一场小型团圆宴
随后有嘉宾把现场花絮发到社交平台,那张“亲吻照”跟着流出,旧日“黄昏恋”传闻立刻被点燃,祝福和八卦涌成一片
TVB前企业传讯部副总监曾醒明随后公开说明:照片为AI制作,属于大会特制的荣誉表彰配套内容
他还提到片段里有《你不是她》的剧照,故事写得很俏皮:罗兰在老人院用纸飞机写情书,夜里偷偷去找胡枫,最后两人相互表白
现场播放时,嘉宾们哄堂大笑,属于“致敬经典”的轻松桥段
说白了,这次争议更多是技术“太像真”,让人一时分不清戏里戏外
截至2025年11月9日,双方未再就这段AI合成内容发布额外回应,舆论焦点转向娱乐圈使用AI影像的边界与规范
回到两位老戏骨的真实关系,脉络其实很清楚
两年前就有“黄昏恋”传闻
胡枫当时已明确否认,强调与罗兰认识超过70年、与其已故妻子也是老朋友
现场听他讲过往,语气很平静,像说一桩旧事
胡枫的妻子吕咏荷是他的初恋,1957年结婚、育有四名子女,妻子离世后他表示此生不再娶
这份专一,是许多观众对他的最深记忆
罗兰的感情路线更坎坷,童年父爱缺失让她对婚姻有恐惧,荧幕“御姐”“狠角色”的形象又让人敬而远之
她把力气都投在演戏上,外界的误读也就时不时冒头
这次AI“亲吻照”的玩笑,即使温情,也难免让当事人被动接受热闹
更扎心的是,这不是首次因AI影像“搞大事情”
今年11月,演员温峥嵘遭遇AI假冒直播带货,多间直播间出现“AI温峥嵘”卖不同产品且无任何AI标识,当事人发视频维权还被AI账号拉黑
不少网友直呼离谱,平台审核也被推上台前
与此同时,媒体报道部分粉丝用AI生成与偶像的亲密影像,甚至牵涉未成年艺人的擦边内容,伦理风险已经不是提醒两句就能过去
行业数据也给出更冷静的参照
2025年全球AI+影视市场规模预计达7.1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1%,技术渗透已是大势
但另一边
观众对AI生成内容的信任度仅56%,较2022年下降7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大家并不排斥效率和新鲜感,只是对“真伪边界”格外敏感
从制作端看,变化更激进
权威报告指出,AI让影视特效制作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10分钟,创作者产出效率提升约300%,欧盟也将AI影视内容纳入高风险监管
这条线,不是不允许创新,而是要有可追溯和可控的框架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提示:未经授权将明星形象用于商业AI合成,可能侵犯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还可能触犯广告法
业内共识也在形成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的观点很直白:AI不会替代导演,但会用AI的导演将替代不会用AI的导演
对比来看,合理使用与滥用的后果完全两条路
温峥嵘被AI假冒带货的案例,起因是商家私自合成并未标注AI,结果触发对平台责任和消费者权益的追问,律师意见也倾向多项侵权
而另一面
印度初创公司Intelliflicks用AI分析1920—2024年间8.7万部电影的叙事结构,结合本土偏好创作《代码茉莉》,将宝莱坞歌舞与科幻融合,制作成本仅同类的1/5、在YouTube拿到2.3亿观看
这就是“用得好”的示范:尊重版权与受众,AI成为创作加速器
再看回这场晚会
“AI亲吻照”更像是一份带笑意的致敬礼物,别把祝福误读成逼真相
场内老友起身鼓掌,两位主角相视一笑,情谊落在台下几十年的互相扶持
技术可以制造拥抱的画面,但真正的心意只能由人类兑现
说到底
AI要在娱乐行业稳稳落地,至少做到三件事:明确授权、清晰标识、平台审核到位
观众也需要一双“识别的眼睛”,就像看戏:知道哪段是真人、哪段是特技,享受过程,不被误导
这次“亲吻照”的乌龙提醒我们:AI不只是玩具,更是规则的考题
在不伤人的前提下让技术服务创作与荣誉,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功课
AI在娱乐的边界,不该靠一张合成照来试探
要不要整理一份AI合成影像在娱乐行业的风险防控要点,方便平台、制作方和观众一起对齐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