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被 “套路”?殡葬消费避坑指南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阶段,殡葬服务在悲痛时刻为逝者善后、慰藉生者。然而,部分不良商家设 “套路” 牟取暴利,让消费者权益受损。以下为大家梳理殡葬消费常见陷阱与避坑方法。
一、遗体接运 “陷阱”
一些非法运营车辆司机,利用家属悲痛急切心理,以低价吸引,途中却巧立名目加价,如称道路难行要额外收费,或借口车内设备特殊收取高额费用。正规遗体接运服务价格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有明确计价标准,家属务必选择正规殡葬服务机构车辆,签订包含费用明细的服务合同。
二、丧葬用品 “陷阱”
部分商家将普通骨灰盒、寿衣等以次充好,高价售卖,甚至虚构材质稀缺等理由误导消费者。家属购买时应选择正规销售点,仔细查看产品质量,如骨灰盒检查材质、工艺,寿衣观察布料、做工。同时,对比不同商家价格,或选择殡仪馆内明码标价的丧葬用品。
三、告别仪式 “陷阱”
某些不良殡葬服务公司推荐高价且不必要的仪式套餐,如声称有 “特殊祈福效果” 的仪式环节,诱导家属消费。家属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需求定制仪式,了解每项服务内容与价格,拒绝捆绑消费。对过于夸大效果的宣传保持警惕,理性看待仪式意义。
四、墓地销售 “陷阱”
部分墓地销售人员虚假宣传,如承诺墓地周边将建配套设施却不兑现,或隐瞒墓地使用年限等重要信息。购买墓地时,务必查看销售方合法资质,确认墓地合法性。签订合同要明确使用年限、售后服务等细节,勿轻信口头承诺。
五、增值服务 “陷阱”
一些殡葬服务机构推出诸如 “风水服务”“诵经超度” 等增值服务,价格高昂且效果无科学依据。家属要保持理性,明白此类服务更多是心理安慰,按需选择,不盲目跟风消费。
总之,殡葬消费时家属要多了解、多对比、多思考,选择正规机构与产品服务,签订清晰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