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医生塌房!隐秘身份曝光,恐为谋利使尽手段,官方媒体介入
想捞钱也就罢了,最怕还要丧命!
普通人都觉得,这些网络红人医生就是“白衣天使”。
其实他们啊,就是打着医生的幌子,为的就是把你口袋里的钱给忽悠出来。
现在官方媒体都介入了,这些装模作样的“伪善者”,可一个也甭想溜掉!
白大褂下的“演员”产业链
刷短视频的叔叔阿姨们可得多个心眼,别被那些在镜头前头戴白大褂、自称专家的所谓“医生”给唬住了,其实他们有的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摸不清门道。
最近啊,各地的警察叔叔捣毁了一批冒充医生的诈骗团伙,这才把那些网红医疗账号背后藏着的黑色生意链给曝光了出来。
咱先来瞧瞧一个身边的例子,去年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头,有个号叫“张老中医”的账号一下子火得不行。
头发花白的老人家,鼻梁上架着金丝框眼镜,嗓门低沉又带点沙哑,说着糖尿病调理的小窍门。底下评论都是“喝了仨月血糖稳稳的”“张医生真心把我救了”。
结果警察一查,这“百万粉丝的神医”实际上是个23岁的小伙子李强,全靠变声器假装老人嗓音,所谓的行医资格证也是用PS拼出来的。
背后还有十来号人一起抄作业,有专门做文案的,有负责直播运作的,分工清清楚楚,硬生生搞出一条流水线式的“名医”生意。
开头得从打造形象下手,先租个屋子,里头锦旗挂得满满当当,气氛直接拿捏。一身白大褂、一个听诊器,网上几百块就能搞定。弄个软件把医师资格证P一P,黄V认证就能往平台上递申请了。
有内情的人说,现在有个平台只要你证件照片足够清楚,人家根本不会专门查这证是真是假,审核就直接过了。
培训的话术那才是关键啊,骗子们都研究出一整套“吓唬营销”的套路了。
像是糖尿病、高血压这些常见的慢性病,直播间的人一遍遍讲什么“血糖管不住,小心截肢”,还有“血压一高说不定哪天就脑出血”,还弄些假观众过来连麦配合演戏。
去年杭州警方查的那个诈骗案,里面那些犯罪分子专门请了三十来号“患者”,给他们提前使劲儿灌台词,直播的时候就在镜头前头演,装作“喝了这药,身体指标都回到正常了”。
这些冒牌医生特会吃准中老年人的心理,他们清楚很多老人心细得很,最怕给家里孩子添乱,所以有时候啥事自己背着,药也是自己悄悄买。
骗子们就靠着“祖传秘方”“海外代购”这些幌子,把原本十几二十块的普通保健品摇身一变成了“神药”,价格直接翻到上千块。
65岁的王阿姨,半年里光是给直播间那位“李教授”就转出去8万多块,结果不仅没见好转,病情反而严重了,她这才猛然醒悟原来遇上了骗子。
眼看着风波越闹越大,有些人说以后不在直播里买药不就行了。你以为不点进直播间就没事,其实这些冒牌医生会玩儿的花样多着呢,骗钱手法比你想的还要隐蔽得很。
警察破获这个诈骗窝点时,发现了一本所谓的“财富密码”手册,上面把从吸引流量到变现的每一步写得清清楚楚,黑幕背后的巨大利益,看了让人心头一紧……
从引流到变现的暴利链条
讲讲线上问诊这块“肥肉”,曾有记者冒充病人,直接在一个网红医生的账号里发私信说要咨询。
人家就瞅了瞅记者发过去的舌苔照片,立马回话说是“重度肾亏”,得赶紧抓紧调理。
接着,人家立马甩过来一份标价3000块钱的“专属方子”。
其实这些药材在正规的药店买下来,也就三百块钱就搞定了。
更扯的是,有些被说成“特效药”的东西,其实就是些常见的维生素罢了。
有位网红医生,把药店里30块钱一瓶的复合维生素,换个专属包装,挂上“抗癌因子”“长寿秘笈”这样的噱头,转手就能在直播间卖到300元,销量经常都是上万单。
在网上捞了一圈,这伙人又盯上了线下,把主意打到了线下生意头上。
有不少冒牌医生会在直播里推销某家“指定医院”,还夸张地说那里有“顶级专家坐诊”。
去年在广州,警察查获一起案子,骗子医生团伙跟郊区某小诊所串通,把诊所装潢得金光闪闪,还挂上了某家有名三甲医院分院的牌子。
假医生每介绍一位患者进诊所看病,能分到诊费的一半当提成。
真叫人生气,这伙人跑路的方法特别狡猾。去年底,有个68岁的大爷在直播间刷到“抗癌神药”,背着孩子们,花了10万元买了三套疗程。
药还剩没用完,人家账号直接注销了,打客服电话也是没人接,都变成了空号。
子女拿着药去了药监局一查,这“神药”其实全是用淀粉压出来的假货,连“医院”的公章都是假的。
像这样的事儿真是太多了,很多老人被骗了都不好意思跟家里人说,到等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家人才知道咋回事。
最要命的是,这些骗子组织时不时换个“马甲”,伪装得更深,让人提防不及。
账号刚被平台封掉,转头又立马申请个新号;一个骗术玩久了,干脆直接换个疾病领域接着忽悠。
有些人干脆搞起了“会员制”,忽悠被骗的患者拉人头,说什么介绍新客户就能白拿药,这样一来原本是受害者,硬生生被拽成帮着骗人。
还好,这些冒牌医生在直播间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实背后早已经有人盯上他们了,大网一圈圈越拉越紧……
官媒重拳出击与防骗指南
去年央视《焦点访谈》有一段暗访的视频,把这个黑色产业链的真相揭了个底朝天。
记者花了两个月混进这个假医生团伙,镜头下他们庆功宴上杯子碰得叮当响,还一脸得意地说:“上个月卖糖尿病特效药,咱们净落了120万!”
这个视频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播放量飙到一个多亿,评论区都快冒烟了,大家纷纷吐槽,说自己或者家里人也被坑过。
一下子,网络上炸开了锅,各个平台没闲着,连夜行动起来。
有网友爆料说,某知名MCN机构手上管着两百多个医疗相关账号,全都是“假冒伪劣货”。从“祖传老中医”到“海归专家”,一个个包装得像模像样,实际上却在打着健康科普的旗号忽悠大家买假药。
平台直接把那家机构违规的账号全都给一锅端了,连带着好几百万的收益一块儿冻结了。
官方这次动手,力度简直不是盖的。
国家卫健委联合网信办、药监局出台新规,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做医疗科普的账号,都得实名验证身份才行。
开直播的时候,执业医师编号得一直挂着,谁有兴趣直接点编号,立马就能跳转到卫健委官网查医生的相关资质。
老百姓也没偷懒,网友们自发汇总了一份“假医生识别手册”,这玩意儿在网上那叫一个火,刷屏似的往外传。
一家科技企业火速上线了“AI识假”小程序,大家只要把医生直播间的截图上传,就能分分钟查到对方的资质是真是假。才上线一周,使用人数已经破了50万。
有网友较真到不行,拿着那些假医生的视频一帧一帧地抠细节,从背景板上道具露馅,到讲解时医学常识张口就错,骗子的小心思都被扒得干干净净。
要防骗,其实也不是啥难事,牢牢记住“三查原则”就行:
看看医生的执业号码,正规的都能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查到;医院得有官网,那些自称“三甲分院”却查不到官网的,基本八九不离十是假的;药品批号得核实,没有国药准字的药,免费给你都别收。
还得留心那些“三不医生”:
那种连面诊都省了就开药、从来不安排患者复查、还开不出正规发票的医生,碰见这种直接拉黑别犹豫。
这波整顿还没完,想靠忽悠捞钱的人只要还在,斗争一天都停不下来。
希望大家和家里人都健健康康,觉得有用的话,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亲朋好友,让身边的长辈学会分清真假医生,这才是对这些诈骗分子的最大反击。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