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卡乘客空中闹剧!强闯工作区要求分餐,川航回应引爆网友怒火
最近,一架从西安咸阳飞往新疆喀什的川航航班上,出了件稀罕事。一名白金卡乘客,在飞机稳稳当当进入平飞后,竟然大摇大摆走到后舱工作间。他开口提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要求:要亲自给大家分发餐食。
乘务员听了,当场就愣住了。这种要求,她们真是头一回碰上。经验丰富的乘务长赶紧上前,客客气气地解释,这后舱可不是随便进的。这里关乎食品安全,也涉及设备操作,按规定旅客不能插手工作。
可这位“白金卡”先生不乐意了,脸色一沉,情绪明显不对劲。
白金卡的幻觉
他掏出手机,全程录像,活脱脱一个“监工”模样。语气更是带着命令,让正在摆餐的乘务员停下,点名要乘务长亲自来。乘务长反复强调食品安全,他却反唇相讥:“你说食品安全,那你来摆!”“她是人她能摆,我不是人我不能摆?”这架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整个客舱服务,因为他这番折腾,一度陷入停滞。
这位乘客嘴里,三句不离自己的“白金卡权益”。川航的白金卡,确实是最高等级会员,要飞够一百万公里,或者每年六万公里、六十个航段才拿得到。正常来说,这些会员能享受优先值机、贵宾休息室、免费升舱,图个更舒适的旅程。
但这些特权,从来就不包括随意闯入工作区,更别提对空乘指手画脚了。他显然觉得,这最高等级会员身份,给了他凌驾航空规则的权力。这种对特权的错误理解,不仅挑战了航空规矩,更是把公共安全抛到了脑后。
空中僵局,委屈了谁
面对乘客的胡搅蛮缠和全程录像,乘务长始终保持着专业微笑,心平气和。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重申航空规定。为了不让事态继续扩大,影响其他乘客,在僵持了好一阵子后,乘务长最终无奈妥协,按他要求亲自去摆餐了。
这一幕,让在场的乘客看了都替她心疼。许多网友也纷纷为这位乘务长的职业素养点赞。
乘务组及时向上汇报,航空安全员很快赶到现场。安全员要求该男子回到座位,局面才暂时被控制住。整个事件持续了大概五分钟,把正常的餐食服务流程搅得一团糟。
川航随后初步回应,说机组操作符合规范,旅客要求不合理。航司呼吁大家文明乘机,遵守秩序,后续处理结果会公布。可最初的回应没提怎么罚这乘客,让大家很不满意。
网友炸锅:这能忍?
多数网友都批评这男子滥用特权、颐指气使,心疼乘务组的遭遇。有人甚至猜测,他是不是想搭讪空姐被拒,才故意刁难报复。这可真是给服务行业的人员,又添了一层潜在的骚扰风险。大家普遍呼吁,航空公司必须严惩这种扰乱秩序的行为,直接拉入民航“黑名单”!
《治安管理处罚法》明明白白写着,扰乱航空器秩序,轻则警告罚款,重则拘留。要是航空公司对这种越界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伤了普通乘客和一线员工的心,更会动摇航空安全和客舱秩序的根基。
航空公司对待白金卡会员,通常都很谨慎,毕竟他们贡献了不少营收。可要是为了维护商业利益,对这种越界行为姑息纵容,后果将不堪设想。有分析就指出,一旦乘客强行参与空乘工作出了安全事故,航司可就得背负巨大的安全保障和赔偿责任。
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这次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反响巨大,连民航局都开始关注了,舆论监督的力量真是强大。不管乘客身份多尊贵,航空安全规定,是所有机组人员和乘客都必须共同遵守的最高原则。飞行安全秩序,必须永远高于个人身份或特权。
公众都在等着航空公司和监管部门,能给出一个明确、公正的最终处理结果,而不是内部协调了事。这不光是对涉事乘客行为的裁定,更是对全体航空从业者劳动尊严和普通乘客安全权益的有力保障。
笔者以为
这次事件,其实是服务行业里“客户至上”原则被部分消费者滥用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服务者面临的困境。航空公司有责任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通过明确的处理机制,向社会传递对扰乱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文明乘机的新风尚,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相互尊重的出行环境。
毕竟,飞机上,安全与秩序是底线。任何打着身份旗号的特权要求,都必须在规则面前止步。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