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宋老师的帖子刚发出来没几分钟就没了!他说散户炒股像割韭菜这话,扎得不少人心里疼

发布日期:2025-10-26 21:24    点击次数:105

宋老师的帖子刚发出来没几分钟就没了!他说散户炒股像割韭菜这话,扎得不少人心里疼——可细想,这事儿真不怪人家删帖,实在是戳穿了太多人不愿承认的真相。

前阵子刷财经社区,常见有人晒收益图,红彤彤的数字看着喜人,底下评论区全是“求带飞”的。可真去翻年收益统计,某证券平台去年数据明明白白写着,个人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不到3%,七成账户亏了钱。宋老师那句“散户吵古(应该是‘折腾’)就是韭菜”,听着刺耳,何尝不是拿数据当底气?

我有个老股民朋友,退休后把养老钱挪一半进股市。每天早八晚九盯盘,股吧消息抄得比作业还认真,听说某概念要火,立马跟进去。结果呢?高位接盘套了半年,割肉时还安慰自己“就当交学费”。这种事儿太常见了——消息滞后、情绪主导、不懂止损,散户的操作模式,可不就像地里等着被割的韭菜?

有人说,机构有调研团队,有量化模型,散户凭啥拼得过?可换个角度想,市场本就是优胜劣汰。宋老师敢说真话,是因为见过太多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思入场,最后只剩后悔。之前某财经大V统计过,A股散户持有市值占比不到30%,交易量却占了70%。频繁操作、追涨杀跌,钱就这么在波动里流走了。

不是说散户就该认栽。我认识个阿姨,退休后学看财报,只买低估值蓝筹,拿了五年分红都跑赢银行利息。她的秘诀就一条:“不跟风,不瞎操作。”散户要想少当“韭菜”,得先承认自己不是“股神”。少刷那些“必涨秘籍”,多研究公司基本面;少听消息跟庄,多学基础财务知识。市场从不会可怜谁,能保护自己的只有认知。

宋老师的帖子没了,可话里的道理还在飘着。咱们普通股民,与其纠结“为什么删帖”,不如想想“怎么不当韭菜”。毕竟,在股市里混,清醒比热闹重要得多。

巴菲特说过:“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股市这条路,想走稳当,先得把自己那本“认知账”算清楚。

(内容参考:中国证券业协会《2022年度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Wind金融终端2022年A股市场投资者收益统计)



上一篇:国家队资金悄然转向?这份冷门股布局名单曝光,散户如何应对?
下一篇:商务部等部门表态!警惕主力大幅减仓!将全力A股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