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董事长高位辞职,公司暴涨,股东大额减持

发布日期:2025-11-23 01:34    点击次数:118

这年头,有时候新闻就是比网文还要好看,不信你看看香农芯创这一出,好家伙,一天之内“风云变幻”,活像芯片圈里的一场悬疑大片,配得上“年度大戏”四个字了吧。

但别着急,咱们慢慢来,别让信息一下子撑爆脑壳,先抛个彩蛋——你见过董事长刚刚见证公司股价缔造记录、市值飙到六百多亿顶峰,还没捂热手上的董事长椅子,一个突发公告,啪地就宣布“缘分到头”,立即走人,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夜间脱逃”?

其实说“夜逃”也许是调侃啦,公告里用词可温柔得很,“因个人原因”,还特地说是提前辞职,也没见谁去深扒他家有啥事,这种“突然撤退”在A股历史里并不少见,但像香农芯创这样在热点巅峰节点突然闪退,玩得有点心跳加速了。

再配合上当天股价上天的剧情,满分的戏剧点都给凑齐了:早上一高兴,刷新了历史新高,晚上就来了个离职公告,让人看得心里发毛,这是不是巧合,说实话,谁都要打个问号。

范永武本来的董事长任期还长着呢,正常流程要到2027年才到站,现在一把甩手,仅仅到2025年,还剩一年半,就主动闪人?是不是觉得有啥猫腻,或者说,这背后到底有什么不能放在台面上的“真相”,才让这位关键先生选择这个点“下车”?

别忘了,范永武的身份很有料,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前证监会并购二处处长,标准的“监管圈+产业圈顶配玩家”。从金融到产业,履历像升级打怪,一路披荆斩棘,再加上银河基金总经理的经历,这又是一个“搞钱高手”。很多人只盯着芯片涨价,看的是“风口上的猪”,其实范永武才是那个点火的人物。

说起来,香农芯创的转型本身也是行业内流传的“教科书案例”,从洗衣机减速器到半导体分销,表面上是“低端到高端”的升级,但信息一层层往里面扒,才发现转型背后早有“预谋”,一场长达四年的“芯片借壳”大戏正在悄然上演。

要从2019年说起,那时候的香农芯创还叫“聚隆科技”,主营洗衣机减速离合器,说起来也不算风口,再怎么卷,跟半导体扯不上边。销量那是榜上无名,年营收小猫两三只,还不到5亿,扣非利润三年连着下滑,妥妥的“典型传统制造业”,市场贴了个“小透明”标签,谁想到它能后面摇身一变玩芯片?

关键在于股权变动,原实控人刘军、刘翔父子用22个小目标把公司30%左右股份全打包,甩卖给“并购女王”张维控制的领汇基石,江湖易主。这一波操作,等于“豪门联姻”,下一步就是注入新资产和方向。2021年1月,新管理层杀个回马枪,直接豪掷16亿收购联合创泰,带着SK海力士、MTK两大原厂代理权,还有阿里、华勤、浪潮这样的大客户,一脚踏进半导体分销游戏。

你细品这个资产交易,“问询两轮、资产对价、合并报表”,都是资本圈常规动作,但这里面的关键信息是——联合创泰是存储分销的“现金奶牛”,具备直接驱动业绩的大客户资源。简单说,转型不是拍脑门,投资逻辑很明晰,“借壳”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到了2021年10月,连公司名字都换了,直接定性“香农芯创”,干脆利落,就是不想和老本行再纠缠。证券简称同步切,所有信息全指向“半导体分销龙头”的新定位。2025年半年报更是将业务结构“掰开揉碎”展示出来,营收170多个亿,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占了其中的166亿多,比例高得吓人,原来的减速器业务只剩不到2亿,占比差点看不见。

违法业务甩锅,剩下全部精力砸向新的赛道,这种破釜沉舟式转型,要么拍成纪录片,要么进企业家教材,没准哪天变成学校创业课的经典案例。空口无凭,你看看这几年股价就明白了:2024年到2025年,3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252%,这不是普通企业能做到的事。

说到股价,那才是香农芯创这一波漩涡的核心。存储芯片正赶上史诗级涨价,每家科技互联网巨头都在微博喊痛,小米雷军直接在社交平台吐槽“内存涨价太狠”,这妥妥的行业风口。

数据不是瞎编,2025年上半年,DRAM综合价格指数暴涨接近48%,NAND闪存也涨了将近10%,而10月那会儿,512Gb级别的闪存晶圆一举涨超20%。你做个中间商,又不是深度科技创新玩家,恰好踩到涨价点,就是一波“赚概率”的行情。香农芯创作为分销平台,业绩爆发是理所当然。

三季报丢出来的数据更过分,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4亿,同比增长60%,归母净利3.6亿左右,虽然同比微微下滑,但高周转、低毛利的分销生意特点充分体现出来。第三季度毛利率只有3.8%,还比去年同期低了将近1个点。很扎心吧?收益是涨了,但钱可不是全部都是自己的。分销业的痛,说白了是“风口兴起、泡沫就爆”,一旦库存跌价,现金流就危险了。

公司应收账款都快顶到天花板了,78亿,占了营收三成,虽然业内都这么玩,但只要市场风向一变,需求松动,资金链马上要开始冒泡,分销盘子做大了,风险控制才是死穴。

这也是范永武辞职后,接班董事长黄泽伟的头号修炼关卡。利润靠库存,现金流靠账款,一边要扩规模,一边又得盯着风险,这要是管理不好,妥妥又是一波“高台跳水”的剧本。

资本市场怎么会放过这条梳理线?香农芯创股价已经52倍PE了——如果你不懂PE,翻译一下就是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值比较,PE高出行业平均不少。申万半导体分销板块均值只有32倍,香农芯创直接拉满天花板。投行圈的人都说这估值已经把未来两年所有涨价预期提前吃进去了,你问他说得对不对?不敢百分百认同,但这种PE,一旦价格掉头,公司业绩就会变得凉凉,估值回调的担忧就摆在明面上。

有没有股东提前减持?Wind数据显示,从2025年7月到现在,控股股东和一致行动人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接近2%的股份,套现近18亿,三个月内还能继续卖。你说股价都创历史新高了,谁不想落袋为安,哪怕是“正常退出”,套现也是人家的自由,但对外市场来说,这就是“资本套利”的意味,你信还是不信?大家心里都各有数。

一旦出现股东继续减持、高估值回调,同时又遭遇行业价格见顶,香农芯创的故事会不会变成“巅峰后的回落”?目前还看不到定论,但谁都明白,风险和爆发从来都是同一根板凳上的兄弟,坐得稳,才能笑到最后。

回头再看范永武的选择,这也许就是资本游戏的一种自保。你做到行业龙头,抓住涨价风口,把公司市值和业绩都拉满,然后在高位闪退,不留锅在自己头上,至少是一个“体面的退出”。公司的公告也给足了好评,称其带队完成转型、公司治理、再融资什么的,说得都是夸奖,但谁都心知肚明,离场时机远比履历更让人琢磨。

这番操作,既是老练,也是现实。芯片的生意好做吗?有人说“中间商赚差价”,但你只有风口的时候能风光,风尾一来就是风险兑现。香农芯创完成了从洗衣机到芯片分销的华丽转身,年营收马上350亿,但毛利率不足4%,说是“巨无霸中间商”,其实是“骨感的胖子”,看着大,用起来别太指望多厚实。

当然啦,谁又不希望下一波行情继续热点呢?但在科技产业里,“变脸比翻书还快”。利润不能只靠涨价,转型也不能一直依赖并购。你问这场“夜退”到底有无更深层次隐情,能不能影响香农芯创的后续发展,眼下没人能给你拍着胸口保证。现实没那么简单,每一个暴涨暴跌的背后都是千万种细节,却很少是某一个人的单一决定。

不管你是投资者,还是吃瓜群众,或者就是路过的看戏党,这出香农芯创的“闪退+暴涨”剧情,给资本市场又提了一个醒:所谓风口,不只是机会,也是风险的休眠仓。谁会最后站在台上,是市场,是时代,是管理层,也可能是一轮又一轮翻牌的资本玩家。表面风光背后,总藏着“高估值的距离感”和“业绩兑现的分歧”。

所以说,别只盯着涨停板和辞职公告,也别被“龙头转型”三个词迷了眼,产业的本质其实还是那些老生常谈:业绩支撑、现金流稳定、风险管理、股东动向,这四条线,串一起才叫“藏在暴涨背后的硬核命题”。

至于未来香农芯创的走势嘛,资本的方向、风险的节奏、行业的变动都还在继续,谁说不是一场人性与资金的游戏呢?

想问问你,你怎么看这出“高位闪退”的戏码?你觉得这是偶然还是有啥早已埋下的钩子?老板突然走人,对公司究竟是短痛还是长痛?欢迎在评论区打卡,咱们下回再一起解谜。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上一篇:Moneta外汇的教育资源是否实用?
下一篇:逃不掉了!11月6日,38万亿债务成火药桶,美连夜急刹车,中国成赢家,这手牌打得那叫一个稳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