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女篮杀疯了!王思雨缺阵半场领先57分,李梦韩旭打成训练
有些技术统计,你不能连着比赛看,得单独拿出来品,不然容易心肌梗塞。
就比如助攻22比1,失误5比22。
第一眼瞅见这数据,我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这是哪个小编手滑把两队数据给搞反了?
再定睛一看,没反,这就是四川女篮对山西女篮的上半场。
这哪是打篮球啊,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关于“绝望”这个词汇的现场教学。
比赛的哨子一响,故事就没啥悬念了。
韩旭那个中投,跟电影里反派角色优雅地戴上手套一个意思,是个仪式,告诉你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会很血腥,但过程会很“体面”。
然后,就是那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全场紧逼大网。
山西队的姑娘们,估计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憋屈的球,球运不出三米,眼前就黑压压一片,比自己高一头的胳膊腿就围上来了,一眨眼,球就没了。
那感觉就像做噩梦,想跑,但腿灌了铅,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你面前一遍遍地轻松得分。
暂停?
叫了,没用。
山西队教练的表情,是一种混合了愤怒、无奈和“我能怎么办”的哲学思考。
暂停回来,比分从13比0溜达到21比0。
整个第一节,山西队靠着一次犯规罚球才勉强破了零蛋。
41比4,一节输了37分,这球还怎么打?
搁野球场,估计早就有人喊“下一拨”了。
李梦和韩旭这俩,真就像是开了“游客模式”。
她们的动作里,你看不到那种国际赛场上的紧绷和杀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散步的松弛感。
韩旭在内线,杵那儿就是一个天然的错位,你怎么防都是错。
李梦更是歇了老半天,末节上来溜达一圈,突两个,扔俩三分,轻松把数据刷到了21分,汗都没怎么出。
这哪是全运会揭幕战,这是她们的公开训练课。
而这堂训练课的代价,就是对面那群年轻姑娘们眼神里逐渐熄灭的光。
这就得说到全运会这赛制的“奇妙”之处了。
为了四年一届的荣誉,各种“骚操作”应运而生。
四川女篮就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李梦(辽宁)、韩旭(河北)、王思雨(山东)、李缘(山东),把国家队半套主力班底直接“搬”过来,组了这么一支“女篮界的银河战舰”。
这不叫公平竞赛,这叫开着修改器去新手村屠城。
你都没法去指责场上球员下手太狠。
竞技体育,全力以赴就是最大的尊重,更何况还有个叫“净胜分”的东西在后面算账呢。
她们只是在规则的框架里,把机器的性能开到最大。
可问题是,这规则本身,是不是就有点不讲道理?
当一个比赛,从参赛名单公布的那一刻起,冠军归属就已经失去了悬念,那它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们总说要发展女篮,要培养后备力量。
可现实就是,我们把最顶级的资源像堆金字塔一样,全堆在了塔尖上,让那么一两支球队变得无可匹敌,而塔基下的绝大多数球队,连陪练都算不上,只能当个计量单位,用来衡量塔尖有多高。
王思雨今天甚至都没打,估计是在场边琢磨晚上夜宵吃啥。
她要是上了,半场分差奔着70分去也不是没可能。
说真的,打到最后,我都觉得有点残忍。
148比50,一个冰冷到没有任何感情的数字。
对四川来说,这98分的胜利,可能过几天就忘了。
但对山西队的这些球员来说,这个下午的经历,恐怕会像个烙印一样刻在心里。
那种无论你如何挣扎,如何奔跑,都触碰不到对方衣角的无力感,是最摧毁人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被现实狠狠扇一巴掌,也未必全是坏事。
至少,她们亲身体验了,中国女子篮球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当你知道了山顶的风景,也许才会更有动力从山脚往上爬。
所以,四川女篮赢了吗?
从比分牌上看,赢得不能再彻底了。
可当一场胜利变得如此理所当然,甚至连庆祝的力气都省了的时候,这项运动本身,又得到了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样的比赛,再多看几场,可能会对篮球失去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