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上海“剩女”突破209万大关!细究之下,剩下来的竟是这2类人

发布日期:2025-07-21 09:09    点击次数:107

"阿姨介绍的对象月薪才两万?这种条件也敢来相亲?"外企高管林妍把咖啡杯重重搁在桌上,美甲敲击杯沿发出清脆声响。她对面坐着的婚介所红娘尴尬地搓着手,这已经是本月被这位36岁客户否决的第七个相亲对象。

在上海静安区的某栋写字楼里,像林妍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最新发布的《上海人口发展报告》像颗深水炸弹,炸出个让人咋舌的数字——209万常住未婚女性,相当于整个厦门市的人口规模。十年前还只有117万,这增长速度比浦东的房价还猛。

这些被贴上"剩女"标签的姑娘们,骨子里可都憋着股劲儿。32岁的中学教师王雯正把学生作文塞进名牌包里,她那个爱马仕是去年用年终奖犒劳自己的。"我妈说女人不结婚就像菜市场下午四点的蔫白菜。"她对着化妆镜补口红,镜面映出陆家嘴璀璨的灯火,"可他们那代人哪知道,现在姑娘们自己就是整片菜园子。"

数据不会说谎。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突破30岁大关,35岁以上未婚女性占比超过十分之一。某婚恋平台的内部报告显示,本科学历以上女性用户中,68%要求对方收入是自己1.5倍以上。这标准要搁在二十年前,怕是能筛掉整个徐家汇的适婚男性。

心理咨询师李敏的诊室里,每周都能听到不同的故事。有个客户是投行女精英,相亲时带着资产负债表;还有个女博士把相亲对象当论文答辩,当场指出对方三个逻辑漏洞。"她们不是被剩下,是主动选择了单身的生存策略。"李敏的案例本上记着这样一句话:当婚姻的性价比低于单身,精明的上海姑娘们自然算得清这笔账。

南京西路的星巴克里,两个90后姑娘的对话很有意思。"你知道现在最火的理财产品是什么?""单身啊!"她们掰着手指算账:不用操心学区房,不用应付婆媳关系,年终奖全砸在冰岛极光之旅上。这种生活方式,在她们妈妈辈眼里简直是离经叛道。

但也不是所有姑娘都这么潇洒。徐汇区某相亲角的资料卡显示,34岁的财务总监张琳五年间把择偶标准从"有房有车"降到"人品好",最近又加回"税前年薪不低于80万"。"见过雄鹰的女人,怎么会爱上麻雀?"她翻着相亲对象照片嘟囔,却没注意眼角细纹在阳光下格外明显。

复旦大学社会学院去年做了个跟踪调查,发现高学历女性离婚率反而比低学历群体低23%。"这不是因为她们更会经营婚姻,"主持研究的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而是她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就像淮海路上的奢侈品店,宁可库存积压也绝不打折促销。

夜幕降临时,外滩亮起璀璨灯光。29岁的设计师苏琪站在落地窗前,手机屏幕还亮着母亲发来的相亲对象信息。"你看看人家小张,虽然只是个科级干部..."她直接回复了张表情包:一只母鸡骄傲地蹲在金蛋上,配文是"老娘自己会下蛋"。

黄浦江的游轮拉响汽笛,声浪掠过209万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这些被统称为"剩女"的姑娘们,有人活成了陆家嘴的传奇,有人困在人民广场的相亲角,更多人在这座魔幻都市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非传统剧本。毕竟,当整座城市都在飞速向前,凭什么要求她们必须停在某个站台?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上一篇:社保交满1年就能领失业金?这些细节不注意可能白交!
下一篇:打工族白嫖秘籍曝光,姑娘在上海靠‘技巧’免费住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