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越南还白眼狼,当年我国白送180架战机,如今8000美元竞价出售
#热点新知#
2016 年,阿尔巴尼亚把 40 架中国援助的战机摆上货架,起拍价仅 8572 美元一架。这些战机当年可是中国压箱底的宝贝,40 年后子弹都还能正常使用。
而这个欧洲小国,曾在 20 多年里吃掉中国 180 万吨粮食、拿走 100 多亿援助,转身却成了北约成员国,其 "忘恩负义" 的程度,连以 "白眼狼" 闻名的越南都得靠边站。
掏心窝子的援助
二战后,阿尔巴尼亚成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 1954 年开始,凭着 “社会主义兄弟情”,对这个贫穷落后的欧洲小国开启了全方位的援助,这一援助就持续到了 1978 年,涵盖了军事、经济、粮食、工业四大领域,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单说粮食援助,就足以看出中国的诚意。180 万吨,这可不是个小数目。1960 年的时候,阿尔巴尼亚的人口才 160 万左右,这么一算,人均能分到 1 吨多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上好几年了。
再看看对越南的援助,同期越南人口是阿尔巴尼亚的 10 倍,中国援助了 500 万吨粮食,这么一对比,给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力度明显更大。
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是,1959 到 1961 年,中国正经历着严重的粮荒,自己国家的人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却还是没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粮食供应,这份 “兄弟情”,真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还重。
经济和工业上的援助更是实打实的 “硬核”。75 笔贷款,总价值超过 100 亿人民币,其中很多还是无息贷款,放到现在,哪有这么好的事?工业建设上,中国更是帮着阿尔巴尼亚搭建起了工业骨架,援建了 142 个项目,其中 91 个顺利建成,钢铁、军工这些关乎国家实力的核心领域都有涉及。
要知道,当年苏联援助中国也才 156 个项目,而阿尔巴尼亚人口只有中国的几百分之一,这样的投入强度,说是 “倾囊相助” 也不为过。
军事援助更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180 架战机、900 辆坦克、1.1 万门火炮,还有 75.2 万支枪、15 亿发子弹,装备的质量好到让人惊叹。
2007 年的时候,美国有个军火商拿下了给阿富汗和伊拉克政府提供子弹的订单,而他们提供的,就是上世纪中国援助给阿尔巴尼亚的子弹。这些子弹在弹药库里躺了 40 年,按理说早就过期了,可拿出来照样能用,这质量,确实没话说。
从 “兄弟” 到陌路
援助给得这么到位,关系怎么就走到头了呢?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开始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后来还建交了,这事儿成了中阿关系的导火索。
阿尔巴尼亚跳出来指责中国 “背叛社会主义”,觉得中国不该和资本主义国家走得这么近。其实说白了,就是在意识形态上,他们觉得中国没跟他们保持一致,心里就不痛快了。
1978 年,中国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这对于习惯了伸手向中国要东西的阿尔巴尼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他们没有反思自身,反而做出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1991 年,阿尔巴尼亚放弃了社会主义,成了现在的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冷战结束后,它更是一步步向西方靠拢,2009 年干脆加入了北约,彻底站到了西方阵营,把当年中国的好,忘得一干二净。
2016 年的那次战机拍卖,更是把这种 “背弃” 摆到了明面上。40 架中国援助的战机,起拍价才 8572 美元一架,这哪是在卖装备,简直是在糟践当年的情分。这些战机当年是中国费了多大劲才支援给他们的,质量好到 40 年后还能用,就这么被低价甩卖,换谁看了心里都得膈应。
当年的援助,到底图个啥?
可能有人会纳闷,中国当年自己也不富裕,为啥要对阿尔巴尼亚这么大方?这得放到当时冷战的大背景下去看。
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那时候,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都觉得是 “一家人”,“社会主义兄弟情” 被看得很重,觉得互相援助是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当时也是真心这么认为,觉得都是一个阵营的,帮衬着点是应该的,没太多考虑利益上的算计。
另一方面,是战略上的需要。上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两国闹得很僵,甚至在边境陈兵对峙。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寻找盟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阿尔巴尼亚当时也和苏联闹翻了,还因为怕被苏联入侵,在国内修了几十万个地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国自然想把阿尔巴尼亚争取过来,援助也就成了重要的手段。
不过到了 70 年代末,情况发生了变化。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自顾不暇,中美关系也缓和了,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小了很多,阿尔巴尼亚在战略上的价值也就没那么大了,援助也就慢慢停下来了。
历史背后的复杂面
当然,看待这段历史也不能太片面,阿尔巴尼亚当年也帮过中国。1965 年,它牵头在联合国提案,支持中国取代台湾的席位;1971 年,又联合 21 个国家推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这事儿确实做得够意思,帮了中国大忙。
但问题也不少,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觉得向中国要援助是 “弟弟向哥哥要东西”,理直气壮,甚至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比如 “每个农业社都要配电视”,可那时候中国农村都还没普及电视呢,这就有点依赖过头了,把中国的援助当成了理所当然。
更让人无奈的是他们对援助物资的浪费。中国援助的优质钢管,被他们拿去当电线杆用;化肥就露天堆着,任凭风吹雨打;一些精密的仪器也随意放置,造成损坏。再好的耐心,也经不住这么折腾,时间久了,中国心里肯定也有想法。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真挺让人唏嘘的。中国掏心掏肺地援助,换来的却是战机被贱卖、转身投靠西方的结局。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国际交往中,光讲感情不行,还得考虑实际利益,不然真可能养出 “白眼狼”。阿尔巴尼亚这事儿,比越南更让人警醒,也让我们明白,援助得有底线,真心也得给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