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拿地不到半个月,天河广棠项目揭晓!展厅周六开放

发布日期:2025-11-24 00:14    点击次数:63

半个月从拿地走到总规获批,速度像流量明星的片约,一下子就把天河的热度拉起来。

10月30日,越秀地产以近35亿元拿下棠德路两宗地,案名定为越秀·阅璟台,展厅本周六在东方财智广场开放,销售和展示区已显雏形,据称售楼部已封顶,目标是在12月正式接待客户。

细看流程,动静之快让市场不得不多盯几眼。

规划图像把控好了剧本:总体由15栋板楼和6栋塔楼组成,采用南北向整齐排布,所有户型朝南,强调采光和通风。

板楼设计能做到专梯入户并实现三面采光,这在改善型产品里是加分项。

容积率为2.1,定位为低密度的小高层社区,瞄准的是想换更好居住体验的改善客群。

楼面价约3.1万/平,和周边在售新盘相比具备成本优势,这一条能直接转化成更低的总价门槛,吸引那些对位置和产品都有要求但总价敏感的买家。

开发节奏和定价逻辑背后透露出开发方的打法意图。

越秀既要把控总价,让产品更易被市场接受,又希望快速去化,减少库存压力。

这样的组合在当前观望情绪仍在的市场环境下显得务实:以竞争性的楼面价和改进型产品吸引首批客户,借口碑和速度放大销售效应。

品牌延续也有技巧可循,番禺的鸿璟台与这次的阅璟台在命名上形成系列化,显示出品牌在区域产品线上的联动思路。

站在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画面。

一位房产经纪人会说,这是好消息,能冲击周边项目的客源;一位保守派分析师会指出,低楼面价虽然有利于去化,但会压缩利润空间,开发方要靠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来弥补;购房者之间的讨论则更直白,有人欣喜地表示“总价更亲民了”,有人担心“开盘时又是一轮促销,后续交付和品质要打问号”。

提出一个相反观点:若把这次操作当作价格战的起点,短期看能抢客、拉动成交,长期看可能把同区产品的定价锚往下拽,压缩整个板块的溢价空间,影响区域价值增长预期。

历史上有过先降后涨的例子,也有先降导致长期疲软的案例,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产品交付品质能否兑现承诺,二是市场对改善型需求的持续性。

越秀如果只把重心放在快速出货、薄利多销,而忽视后续运营和口碑,反而可能留下负面记录。

名字里带“璟”的系列感不只是好听,更多像是品牌在做符号化推广,意在让消费者把番禺到天河的产品联想为同一条高端改善线。

对比来说,天河作为城市核心片区,土地稀缺带来的位置溢价往往更高,越秀以较低楼面价切入,等于是用更“亲民”的起点抢占高潜力区位,这一策略成功与否,最终要由市场成交和后期交付来说话。

街坊与专家的对话里常带点生活气息。

有人用广州话感慨“没想到天河还有这样的节奏”,也有人笑称“买房像抢演唱会门票”,这种日常化的比喻说明了市场在情绪层面已经被点燃。

对普通想买房的人来说,权衡点依旧是位置、总价和未来的生活品质。

越秀·阅璟台把这三者里的“总价”和“产品力”放在显眼位置,愿意为成交让价,但最终能不能换来稳定的口碑,得看交付那一刻的细节。

回到开头的那句速度比片约还快的问题:阅璟台的出现会不会改写天河的新房定价地图,或者只是短期热闹一场?

留言说说,如果在天河买套改善房,会更看重位置的长期潜力,还是当下能否在预算内拿到更好户型?

这样的讨论比任何广告都来得有意思。



上一篇:鞍山市批量控制器
下一篇:6元KPL限定皮永不直售,王者这波是福利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