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国家终于不再宽容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发布日期:2025-08-06 00:42    点击次数:86

东北的冬天,天黑得早,地滑得厉害,冰面上的小孩摔了爬、爬了继续。可你要是凑过去看王濛,那场面绝对不一样。这姑娘从小上冰和别人就不是一个路数,八岁起滑,力气大得吓人,后来金牌收得比别人练习摔跤还顺手。

王濛拿下了77枚金牌,三届冬奥会都稳稳上榜,被说成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的传奇一点不过分。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冠军,居然三次被国家队开除。说天才和规则掰手腕,王濛算得上是负面教材还是典型案例,都显得苍白。比赛场上她一马当先,出了冰场,折腾国家队也不含糊。

按道理,这年头哪怕有点毛病,只要你手里攥着金牌,管理层是能忍则忍。但王濛不一样,她的“刺头”简直到了骨子里。进省队时,环境宽松,谁快谁是大姐大,天赋横溢的王濛成了全队宠儿,想怎么练怎么练。但到了国家队,规矩第一排,大家都抄表演练,谁都别想脱线。

王濛这种骨子里的不服、横冲直撞,搁在国家队里,就是大麻烦。生活作息、训练方法,动不动和教练拍桌子,动静大得让教练都头疼。第一次进国家队不到多久直接被推出去了,让她成了“被开除最快的天才运动员”。

她自己倒没词穷,回去照样练,一路往上冲。她信的不是体制,不是教条,是自己的实力。天才这路走得就是硬,别人攀十年梯,她踩几步台阶就上楼了。

第二次入选国家队,是2006年。主帅李琰是从美国“镀了金”回来的,带了一身科学训练方案,谁都别搞特殊。王濛不买账,合着自己不是机器,怎么能按表操课?结果俩人又较上劲。王濛心里想的是,“今天状态不行我就不练”,李琰那边的铁腕训练和她的“随性发挥”针尖对麦芒。

到了2007年亚冬会,王濛没拿到冠军,心头的火没忍住,赛后直接在媒体面前开炮:“国家队训练方式不科学”。这话说出来,体制内的人都知道出事了。在国家队,哪怕你是天才,规矩还是头一条,你让所有教练怎么下台?很快,她再次被请出了国家队。

她的厉害谁都认,谁都也怕她太炸。锋利的刀确实能冲锋,但随时也可能误伤自家。不过说穿了,钱可以少拿,金牌不能丢。2010年温哥华冬奥近在眼前,没有王濛,这金牌说不定飞了。于是国家队又低头,把她找了回来。

那次变的不是王濛,是主帅李琰。她放下老脸,专门给王濛“开小灶”,说白了就是承认也有自己训练上的问题,给她量身定做方案。水火不容的俩人就此和解。温哥华一战,王濛三金在手,尤其是3000米接力赛后,她直接在冰场当众给李琰磕头。这一幕画面可不是鸡汤,而是真刀真枪的雪地恩怨和解。

那一年,天才和规则终于找到了共同赢的钥匙。可惜,王濛的故事从不是按剧本走。在成了“一姐”之后,她的“规矩感”也开始松懈了。“金牌要紧,纪纲也能折”,大姐大的毛病上来了。2011年,队里去丽江集训,王濛半夜带头叫上队友出去喝酒,回程和保安吵起来还动手。媒体一爆出来,全队跟着丢脸。

体育总局有人心软想轻罚她,结果过了没多久,王濛又在青岛训练基地喝高了,和领队王春露起冲突,玻璃砸碎了,手割得血流一地。这下无关金牌,直接挑战体制,体育总局没法再忍了,撤了她的队长、禁赛13个月,彻底开除了王濛。

金牌再多,碰了红线还是得卷铺盖走人。这就是国家队的铁纪,无论谁,纪律高于一切。被扫地出门后,王濛没消停下来,靠着蛮劲又拿回世界冠军,拼死备战索契冬奥。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开赛前骨折,这件事像天才命运按下的暂停键。

2018年她改当教练,几年下来带出不少好苗子,到2020年也已卸任。后来走企业路、上综艺,她那句“我的眼睛就是尺”满网流行,其实也是种自信和倔强。

王濛的全部故事,就是天才和规则的死磕。她辉煌时拿下77枚金牌,不服时三次被踢出家门。这种人能成神,也容易栽得彻底。她的问题不是奖牌能不能再拿一串,而是给中国体育留下了天才的警醒。

在国家队,没有谁能凌驾于规则之上,纪律是不可挑衅的底线。王濛的江湖,最后一句话仍然是:金牌可以赢得掌声,但体制的红线,不信你试试。

这结局,谁敢不服气?



上一篇:蒋介石气急撕了罗斯福的信,罗斯福转头将原定给中国装备给了印度
下一篇: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八强揭晓,中国军团首次霸占半区成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