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之后再有人要走?女篮亚洲杯摘铜,三巨头时代恐终结
王思雨坐在替补席上咬着嘴唇,手指攥得发白,亚洲杯四场比赛她一秒钟首发都没捞着。
这可是奥运铜牌的核心后卫啊,去年巴黎赛场她还扛着队伍前进呢。
央视镜头扫到颁奖台上的她,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往下掉,郑薇教练低声说:“这可能是她的最后一舞了。 ”
深圳大运中心的空气凝住了,谁都看出这场铜牌背后藏着更大的风暴。
2025年7月21日,深圳亚洲杯尘埃落定,中国女篮站上第三名的领奖台,牌子亮闪闪的,心里却沉甸甸的。
半决赛输给日本的伤口还在流血,70比82的比分赤裸裸挂在记分牌上。
小组赛全胜时那种豪气不见了,什么热身赛两场都赢? 假的!
日本队主教练赛前笑嘻嘻放了烟雾弹,主力球员一个都没派出来,就为了看透咱们的打法。
郑薇那会儿的打法被他们抄了老底,韩旭一个人顶篮下,人家三四个包过来,堵得死死。
韩旭小组赛还能单场拿20分,对韩国时还拿了MVP,一碰上硬仗就哑火。
张子宇这高个子新人站内线也没用,移动慢成了靶子,日本队刷刷的快攻让人喘不过气。
场边宫鲁鸣教练板着脸换人,王思雨压根没机会上场,一场热身赛她干脆坐穿板凳。
想想去年奥运会,王思雨首发场场冲30分钟,现在亚洲杯场均连15分钟都不到。
郑薇时代的战术板上,她可是双控卫里的大主角,和杨力维轮着带节奏。
宫帅一接手,就变天了,李缘成了铁打的首发,哪怕打得不稳也死死占位。
杨力维的上场时间蹭蹭往上涨,三分线外频繁出手,效果嘛……有时灵有时水。
黄思静这批老将拖着伤腿拼,三分命中率跌到28%,远不如巅峰期。
小组赛倒还好些,李缘、韩旭轮着顶,净胜分能到107分。
半决赛露了馅,日本队一看就研究透了韩旭的弱点,逼她失误。
赛后发布会上,宫鲁鸣轻描淡写说“战术没练多”,观众心里却嘀咕:这是在给奥运留后手吧。
王思雨采访那会儿红着眼睛低头:“以后……可能不来国家队了。 ”
大家才回过神,原来李梦早退了,身体扛不住高强度征战,国家队里空落落的。
她可是队伍的三分王啊,去年还场均35%的命中率,一退火立马就少个枪头。
三巨头转眼塌了两脚,就剩个韩旭撑场面,才25岁就得又得分又当妈,指点张子宇这批小的。
更衣室里安静得很,罗欣棫这些新人想补位,持球突破还嫩着,碰上日本就露怯。
央视主持人问郑薇:“怎么安慰王思雨? ”郑薇就一句:“不甘心呗。 ”
不甘心是真真实实的,铜牌赛打赢韩国65比58,王思雨只打了十分钟,末节就坐回板凳。
她哭得那么惨,不只因为输了球,更委屈这落差,从一个核心球星到边缘替补。
宫帅搞“六不用”原则,不用不拼的、不团结的,硬把杨力维提拔为新队长。
轮换制倒是试了12人轮流上,张子宇给了23%的时间去磨炼。
但效果呢? 半决赛崩盘说明一切,老战术被破,新体系还没硬起来。
球迷们议论说,没了李梦的外线火力,没了王思雨的关键控场,韩旭孤军奋战太难。
这趟亚洲杯,就从梦开始的深圳,落了个铜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