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毛主席一生爱吃粉蒸肉,有一次对厨师打趣地说:你舍不得多放点肉

发布日期:2025-08-08 08:40    点击次数:75

1949年五月初的时候,杭州解放了,35岁的韩阿富满心期待,打算干一番新的事业。韩阿富做菜手艺特别好,就在杭州劳动路路边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一直不错,夫妻俩日子过得幸福又满足。

原本打算靠着小买卖过安稳日子,没成想,韩阿富后来还被毛主席选中,调到北京专门给毛主席做厨师。

说起韩阿富被选上给毛主席做菜这事儿,得从1953年讲起。有一天,杭州市公安干部到韩阿富的小饭店吃饭,点了几道家常菜,吃完后感觉特别满意,就主动和老板聊起天来。过了一阵子,这名干部又找到韩阿富,问他愿不愿意去杭州楼外楼饭馆当大厨。

要晓得,“楼外楼”可是家有上百年历史的饭馆,早在道光年间就开张了。饭店老板洪瑞堂认识了各地的朋友,生意越来越好,很快就把原先的小饭店扩建成了三层的楼房。到现在,楼外楼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饭馆里的设备啥都齐全,生意也更旺了。

公安部门的干部给韩阿富开了高薪,聘请他到楼外楼当厨师。到了楼外楼以后,在主厨的指导下,他的厨艺提升了不少,已经能做出好几道特色菜。韩阿富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他不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厨艺,还能接触到各地的名人,在店里也很受尊重。

巧的是,韩阿富到楼外楼工作的那年,毛主席刚好来杭州视察工作,住在了刘庄。楼外楼的经理找到韩阿富,让他去刘庄给贵客做菜。韩阿富知道这位客人肯定身份不一般,却没料到这人竟是毛主席。

刚开始那几天,韩阿富就在毛主席带来的厨师旁边帮忙打下手,一直没机会展示厨艺。直到有一天李师傅知道他擅长烧鱼,才让他好好表现了一次。

韩阿富有了机会,一点也不犹豫,挽起袖子拿上工具就打算去湖边捞鱼,正好碰到毛主席在湖边散步。主席看到他一个人在湖边捞鱼,问他叫什么名字,还让他千万小心点。韩阿富看这人身材高大,气质和普通人不一样,旁边的人赶紧提醒:“韩师傅,这是毛主席啊!”

“你是楼外楼来的厨师吧?”毛主席先开口打招呼,韩阿富有点害羞地笑了笑。接着,主席问他老家在哪儿,聊了一会儿后,毛主席就带人走了。中午的时候,韩阿富给主席端来一盘西湖醋鱼,味道好极了,主席吃了直夸好吃。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一直惦记着韩阿富烧的西湖醋鱼,时常念叨着要再去杭州吃一回。毛主席的警卫员看到这情况,赶紧跟组织说了,之后韩阿富就被调到北京来,专门给毛主席做菜。

刚开始那几个月,韩阿富不太适应北京的生活,中南海里规矩多,住得也不自在,而且他特别想家里人,好几次都想回老家。韩阿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耀祠,张耀祠还以为他遇到啥麻烦了,让他有难处随时说。可韩阿富却说:“团长,我没啥难处,就是想回杭州的家了。”

除此之外,韩阿富一脸为难,接着开口道:“我母亲刚去世没多久,家里还欠了50块钱外债,我想回去把钱还上……”

张耀祠看韩师傅态度特别坚决,就跟组织打了申请,让他回了杭州。回到杭州才几个月,韩阿富就被局长曲琪玉喊过去训了一顿:“组织派你去北京干活,这是看重你,你去了没多长时间又回来,不是辜负了毛主席的一番心意吗?”

接下来的几个晚上,韩阿富反复琢磨,打定主意再回北京工作,而他欠的外债,也由曲琪玉帮他还清了。

韩阿富在北京工作了一阵后,心里总算平静下来,还跟毛主席保证会一直留在这儿,给主席做一辈子饭。毛主席晓得韩阿富在北京没什么朋友,就特意给他分来个从杭州来的老乡,让他不再孤单。韩阿富慢慢适应了新环境,做出的饭菜也越来越可口。

刚开始,毛主席和江青一块儿吃饭,可两人的口味差别很大,毛主席爱吃葱姜蒜,江青却根本不愿动筷子,韩师傅只好给他们各自做几样合口味的菜。

另外,毛主席对菜的咸淡很讲究。有一回,韩阿富把菜做得咸了些,毛主席就跟他打趣说:“韩师傅啊,我看你不姓‘韩',该姓‘咸'嘞!”韩阿富立马反应过来,是自己把菜做咸了。

过了好些年,韩阿富还记得:“主席爱吃的都是家常饭菜,有时候让我去河里捞点泥鳅炸着吃,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做的。”韩阿富在杭州工作的时候,做过不少山珍海味,没想到来了北京后,他这做山珍海味的本事反倒用不上了,净做些糖醋鱼、辣子鸡之类的普通菜。

要说起来,毛主席特别爱吃米粉蒸肉,每次做这道菜他都吃得干干净净。韩阿富知道主席好这口,没少做给他吃。有一回,厨房里剩的肉不多,做出来的米粉蒸肉量比平时少,没想到毛主席吃完还觉得不过瘾,特意去找厨师提意见:“你这个韩师傅,太抠门啦,舍不得多放点儿肉!”厨师们听了都哈哈大笑,答应下次一定给毛主席做一大份满满的米粉蒸肉。

当年毛主席南下调研的时候,乘坐着专列,韩阿富跟着到餐车做菜。餐车里通风不好,一开火,车厢里温度能升到四十度,热得人受不了。但作为厨师,韩师傅一句怨言都没有。后来毛主席过来,硬是让韩师傅出去歇了一会儿……

厨师韩阿富和毛主席曾有深厚感情,虽然毛主席已离世,他仍清楚记得毛主席的口味和爱吃的菜。他常乐意跟人讲自己在北京工作时的旧事,聊起毛主席是多么“接地气”。



上一篇: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对李德生说,你不是他们的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