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态刷屏了朋友圈?退休教授火出圈,重庆橘多多聊球太绝!”
“一动态刷屏了朋友圈?退休教授火出圈,重庆橘多多聊球太绝!”
“教授爷爷”的坝坝英语角13年的坚持只为守护一片希望!
都说退休生活就该养花遛鸟、喝茶看报,但重庆的这位退休教授却偏不走寻常路。他避暑到了贵州,一干就是13年,还带火了一件事儿!咋回事儿?您坐稳了,听我慢慢给您扒拉——
那年,教授走在贵州的乡村小路上,偶然听见孩子们读英语,却一读一个岔“Apple”的发音直奔“阿婆”,句子更是说不利索。他循着声音找到村里的小学,一心里顿时酸得不行土坯墙的教室,几块玻璃用塑料布代替,风一吹哗啦啦;课本卷了边、有的缺页,用针线缝了继续用;大多数孩子连录音机都没见过,光靠自己瞎琢磨。
“山里缺英语老师,咱这把老骨头学问还没放下,干脆去教教吧!”教授一拍大腿,租来的农家院瞬间变成了“坝坝英语角”。几张东倒西歪的桌子,用石头垫稳,高矮不齐的板凳随便坐,头顶老槐树遮住半个院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孩子们却兴奋得不得了。从最开始的“围观式观望”,到如今老远就喊他“教授爷爷”,13年过去,每年夏天,教授都风雨无阻,准点“上线”。
他教的不只是课本里的单词和语法,还带孩子们唱英文歌、练生活对话,偶尔还用小故事启发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嘴里哼着“ABC”,兜里揣着野果子和花生,见面就往他手里塞。教授的用心,也逐渐改变了不少孩子的人生轨迹。
教授曾说“我教书一辈子,这是我唯一能帮到他们的事儿,自己是退休了,但孩子们的未来不能休!”有人笑他傻,说他放着城里的好日子跑山里吃苦图教授笑笑没答。他图的是一片希望,图的是可以给这些孩子种下一棵改变命运的树。
村民们说,老一辈总这么较劲儿,认准了啥就不回头,哪怕搭上时间和精力,也要为后人留点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教授正是在为山里孩子栽树,用13年的坚持,给他们种下了知识的种子。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你不知道哪颗种子会开花,但播种总比不播好。”这位“教授爷爷”,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他的人生或许已进入晚年,但精神却如一团火,点燃了孩子们的未来。
我们也不得不深思当代的我们,总说“时间不够、精力有限”,而这位教授却用他的13年,给我们上了一课——真正的担当,不在年龄,而在心里存着的那份责任感。
了不起的教授爷爷!推一波热血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