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方称俄罗斯正遭受大规模攻击 俄方基础设施均受到打击
天色还没完全亮透,北纬60度的高空,一道微不可见的黑影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掠过,它不是候鸟,也不是客机,而是带着致命使命的无人机。
没人料到,这一次,它瞄准的不是前线阵地,而是俄罗斯的“经济大动脉”——那个位于列宁格勒州、距离战火千里之外的乌斯季卢加港。
一夜之间,平静的港口被火光和巨响彻底打破,这出乎意料的一击,就像一记重锤,直接砸在了俄罗斯的“心窝子”上,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一震。
要说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年头,仗都打到这份儿上了,谁还把战场局限于那条狭窄的接触线?
乌克兰这招,摆明了是“擒贼先擒王”的套路,但这次它瞄准的不是人,而是钱。
乌斯季卢加港,那可不是个普通港口,它是俄罗斯西北部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枢纽,每天吞吐着海量的能源,源源不断地给俄罗斯的战争机器输血。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那位科瓦连科,在新闻发布会上那叫一个神采飞扬,直接把这事儿定义为“协同打击”,专门针对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基础设施。
这话说得,就差明着说:我们就是要让你们的钱包瘪下去,看你们还怎么打。
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招数,玩得溜溜的。
这次袭击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在于那1200公里的超远距离。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1200公里,差不多是从上海到北京的距离,一架无人机,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这么远,还精准命中的?
这可不是小事,它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可太多了,足以让人冷汗直流。
这说明,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可能已经突飞猛进,射程和隐蔽性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完全颠覆了大家之前对战局的认知。
再有,是不是存在“借道”的可能性?
这个猜测一出来,就让不少人坐不住了。
如果真有第三方在暗中相助,那这场仗的复杂程度可就不是高了一个级别,而是直接跳到了另一个维度。
当然了,乌克兰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俄罗斯那边却出奇地安静。
直到现在,俄方官方也没吭一声,只是当地媒体轻描淡写地报道了“紧急服务部门已赶赴现场”。
这种反常的沉默,比任何声明都更耐人寻味。
这背后究竟是措手不及的震惊,还是正在酝酿着一场更猛烈的暴风雨?
这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老话,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要知道,俄罗斯向来不是个吃亏的主儿,尤其在这次袭击中,乌克兰明摆着是把“以牙还牙”的挑战书直接拍到了普京的桌子上。
这场“无人机游戏”玩到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了,它更像是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双方都在试图切断对方的补给线,来个釜底抽薪。
可以预见,俄罗斯的沉默只是暂时的。
根据以往的惯例,俄方接下来的报复行动,只会更加猛烈,更加无差别。
乌克兰的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恐怕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济”对决,谁的后勤体系更脆弱,谁就可能先倒下。
这就像两个拳击手,不再光盯着对方的脑袋,而是开始下黑手,专攻对方的肋骨和腹部。
这仗打到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从前线的寸土必争,转向了后方的远程“对轰”。
战火不再局限于前线,而是正在向纵深蔓延,这让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心惊胆战。
谁能笑到最后,现在看来还真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已经不再是大家最初想象的那样了。
这就像是一盘没有尽头的棋局,每走一步,都可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