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拒绝通话” 到红线对峙:赫格塞思的抱怨背后,中美军事信任裂痕加深
美国防长急得跳脚: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中国防长为啥不接? 真相是,他一边求对话,一边搞小动作,中国早看透了——不拿出诚意,聊个啥?
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最近在媒体上公开喊话,说他“多次尝试”想跟中国国防部长通个电话,结果“没收到任何答复”。 这话听着挺委屈,好像中国故意冷落他。 可翻翻前两天的新闻,他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刚把中国说成“迫在眉睫的威胁”,还放话美军要“随时准备打仗并打赢”。 转头就装出一副想好好聊聊的样子,这脸变得也太快了。
更逗的是,他抱怨电话打不通的同时,美国政府还在连发三道科技禁令,芯片、AI、量子计算,能卡的全卡上,理由永远是那句“国家安全”。 可谁不知道,这根本不是防风险,就是明摆着不让中国发展。 科技本该是全人类的财富,硬生生被美国当成了打压别人的武器。 这种“嘴上喊和平,手里攥刀子”的套路,中国早就见惯了。
中国这边的态度很明确:不是不接电话,是不想接这种“假客气、真算计”的电话。 你前脚刚威胁要跟我们打仗,后脚就想打个电话“缓和气氛”,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中国国防部直接把话挑明了:想谈可以,先拿出“改善关系的明确路径”来。 说白了,就是别光动嘴,先管住自己的手。 别再派军舰跑到我们家门口晃悠,别再拿台湾问题当棋子,别再用那些莫须有的借口搞科技封锁。
赫格塞思这个人,本身也是个争议人物。 他以前是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不是职业军人出身,说话做事都带着点“表演”性质。 上任没多久,就被曝出用民用聊天软件Signal拉了个“胡塞武装打击小组”,结果不小心把记者也拉进去了,闹了个大笑话。 他还经常带着非官员身份的妻子参加机密国防会议,专业性和保密意识都让人捏把汗。 这样一个被媒体称为“狂热好战分子”的人,说出的话能有多少分量,大家心里都有数。
今年夏天,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又跑到中国领海附近转悠,被中方舰机依法依规警告驱离。 这种事几乎成了“日常操作”。 赫格塞思一边干着这种挑衅的事,一边又想打电话“建立沟通”,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中国要是真接了这个电话,反而显得自己没原则、没底线。 沉默,有时候就是最响亮的回答。
美国还总爱拉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盟友,搞什么“联合施压”。 可这些盟友现在也学精了,嘴上跟着喊两句,背地里该跟中国做生意的照样做。 谁都看得出来,美国这套“拉帮结派”的老把戏,越来越不好使了。 它越这么干,越显得自己心虚,越暴露它拿不出真本事,只能靠人多壮胆。
中国这边,底气是实打实的。 刚过去的“9·3”阅兵,歼-10、歼-20、歼-35这些主力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展示的不只是装备,更是实力。 实战中,中国出口的枭龙战机在印巴冲突里表现抢眼,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工的可靠。 稀土、关键矿产这些“王牌”,中国也握得牢牢的。 美国想在高科技上卡脖子? 中国有的是办法让它自己先疼起来。 这种“能力手段强大可靠”的自信,不是吹出来的,是几十年发展攒下的家底。
赫格塞思把中国的沉默解读成“欲拒还迎”,觉得自己多打几次电话,中国就会“服软”。 这种想法简直天真得可笑。 中国不吃这一套。 你越想用这种小伎俩试探底线,中国就越会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 台湾问题、南海主权、科技自主,这些都是碰都不能碰的红线。 谁碰,谁就要付出代价。
说到底,赫格塞思的“电话风波”根本不是什么沟通障碍,而是美国霸权思维的一次集中暴露。 它习惯了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习惯了别人围着它转。 现在中国不按它的剧本走,它就急了,就慌了,就开始抱怨“别人不接电话”。 可世界早就不是它说了算的时代了。 想跟中国打交道,就得学会平视,学会尊重,学会用平等互利的方式谈问题。 否则,电话打一百遍,也是白打。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