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6个孩子暑假托管,账单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发布日期:2025-07-11 17:17    点击次数:133

暑气未消,周口的老张家又热闹非凡。家门一推开,头顶的吊扇呼呼转着,厅里横七竖八蹲着一群小辈,手机屏幕光点点,空气里是豆浆油条和鞋汗混杂的味道。16个外甥侄子凑齐,声音仿佛能晃碎吊灯。我刚刷完晚饭锅就听见厨房那边又喊“鸡翅快没了!”老婆和小姨子干脆轮流提着冷冻食品出来,像社区食堂流水线。外头大雨封路,小孩送来探姥姥后就在我家安营扎寨。这个暑假,“舅舅托管”直接升级成半个暑期班。

要说花销,账单都被我翻出新花样了。早餐是油条四斤、豆浆三桶,眨眼见底。午饭八斤鲜肉二十个馒头,上一盘抢一盘,鸡腿先被最大的俩抢走。晚饭大家盼火锅,手机下单加量到428元,还抱怨菜肉太少。等夜里十点,16个小子齐喊“饿了”,我打着伞冲下楼,拎回一兜烤串和一车西瓜——半小时后桌底全是竹签和瓜皮。手机摊开账单,单日消费蹭蹭往上走——活脱脱一个小型饭店流水。

亲情成本是啥?这么一折腾,网友说得中肯“这胃口吃自助餐得把老板吃破产。”有细心的还帮我算了一下人均三十,16人一周伙食就超五千。我苦笑没法,只能宽慰自己“权当提前发压岁钱”。家族聚会变成经济考验,信用卡额度也跟着情感一起膨胀。老婆在朋友群里晒采购单,别人的点赞刷屏“舅舅家的饭碗真能装下半个家族的爱心。”

不止我一个压力山大。有专家说,中国亲情总是拴在这种“吃饭”里。独生年代大家庭变稀少,兄弟姐妹互相搭把手、本就是隐形习惯。尤其在咱河南,讲究个家里有事全家上,吃饭喊齐,责任摊得自然也重。账单和责任正好写进了信用卡短信里——本月一结账,眼睛差点没花“11,673.39元”。可看着沙发缝隙里掉落的薯片、地毯上一圈大脚印、还有小孩们闹腾的视频,我心里又觉得,这钱花得值。若干年后,满桌吃光的排骨,成山的酸奶瓶,还不就是家人夜话、回忆里最甜最热的底色?

亲情没法只算支出。有时候你觉得累,但回头想起孩子们一块儿吵吵闹闹、夫妻姐妹搭伙在厨房拱火,这热闹和烟火气,其实比账单更有分量。只是,你家有过“暑期托管”这种大阵仗吗?孩子们最能吃什么?你最怕哪一道账单?留言聊聊吧,说不定下一回我就能抄你们的妙招省点钱。



上一篇:欢迎访问_2025中国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海老博会_首页
下一篇:上半年保值率揭晓!传祺稳坐头把交椅,三款车强势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