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将军喜欢公主,公主喜欢丞相,丞相喜欢我啊。可是喜欢其实是最没用的事情。大庆十四年,今上和丞相谋定,由将军送公主和亲
大庆十四年,京城内外,风雨欲来。
我叫素言,只是皇宫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司笔女官,每日在文渊阁中,笔尖轻触纸张,记录着帝国的兴衰。
我爱慕着当朝丞相萧景渊,那个权倾朝野、冷峻如冰的男人。
可我知道,他心中另有其人——是金枝玉叶的明月公主。
而明月公主,她一心只系萧景渊。
至于镇国大将军顾琰,他戎马半生,却将一腔柔情尽付公主。喜欢,在这皇城里,从来都是最无用的东西。
01
“素言,今日呈上来的奏折,你再核对一遍,务必确保无误。”
萧景渊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从堆积如山的公文中抬起头,手指因长时间握笔而有些僵硬。他站在窗边,背对着我,阳光从他宽厚的肩头洒下,勾勒出他修长挺拔的身影。我应了一声,低下头继续核查那些字迹潦草的奏折。这是大庆十四年,边关战事频仍,国库空虚,朝堂上下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半个时辰前,御书房内传出了皇帝与萧景渊的密议,虽然我身处文渊阁,只隔了一道墙,却也能隐约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其中最清晰的,便是“和亲”二字。我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便想到了明月公主。
明月公主李明月,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嫡女,生得花容月貌,性情活泼开朗,深得帝宠。她与萧景渊自幼相识,青梅竹马,公主对丞相的爱慕,早已是京城公开的秘密。只是萧景渊从未有过回应,他仿佛一块千年不化的寒冰,只专注于朝政。而顾琰将军,那个常年镇守边关的铁血男儿,每次回京,眼神总是不自觉地追随公主的身影。他爱得深沉,却也同样无望。
我与萧景渊相识,是在五年前。那时我因家道中落,被送入宫中做了最低等的宫女。因识文断字,被调到文渊阁打杂。萧景渊发现我字迹工整,又对史籍典故略知一二,便破格提拔我为司笔女官,专门负责整理批阅后的奏折,有时也替他誊抄文书。日复一日的相处,我渐渐沉沦在他不经意间的温柔和那份深沉的智慧里。我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这份爱慕只能深埋心底,连一丝涟漪都不敢泛起。
“素言,这封是北蛮的求和信,你誊抄一份,明日呈给陛下。”萧景渊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走过去,接过他手中的信件。信纸粗糙,带着一股异域的腥膻味,上面的字迹狂傲不羁,却清晰地写着——“愿以公主和亲,永结秦晋之好,息兵止戈,互不侵犯。”
我的指尖微微颤抖。果然,是和亲。
“丞相大人……”我忍不住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萧景渊转过身,深邃的眼眸落在我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何事?”
“公主她……她会同意吗?”我问得小心翼翼。
萧景渊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是嘲讽,又似是无奈。“国之大计,岂容儿女情长左右。”他的语气冰冷,仿佛在说一件与他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低下头,不敢再看他。我知道,在他的世界里,家国天下国之大计,岂容儿女情长左右。”他的语气冰冷,仿佛在说一件与他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低下头,不敢再看他。我知道,在他的世界里,家国天下永远排在第一位。个人情感,尤其是“喜欢”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在他看来,或许真的毫无价值。
那晚,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低沉的气氛中。明月公主的凤藻宫里,隐约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以及宫女们惊慌失措的呼喊。我知道,公主已经知道了和亲的消息。
02
第二日清晨,我顶着一对黑眼圈来到文渊阁。萧景渊早已坐在案前,笔走龙蛇,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他似乎从未受任何事情影响,永远是那么冷静自持。
“素言,今日起,你将所有与和亲相关的卷宗整理出来,包括历代和亲的案例,和亲公主的待遇,以及北蛮的风俗习惯。越详细越好。”萧景渊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我默默应下,开始翻阅那些尘封已久的典籍。一本本泛黄的卷宗,记载着无数公主远嫁他乡的悲欢离合。她们有的在异乡郁郁而终,有的为两国和平贡献一生,却终究是政治的牺牲品。我越看心越沉,仿佛看到了明月公主的未来。
午后,明月公主闯入了文渊阁。她身着一袭素色宫装,发髻凌乱,眼眶红肿,显然是哭了一夜。她径直走向萧景渊,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强作镇定。
“景渊哥哥,父皇要我嫁去北蛮,你……你为何不替我求情?你明明知道我……”公主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萧景渊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她,眼神依旧平静。“公主,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为了大庆的江山社稷。北蛮铁骑虎视眈眈,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若能以和亲换取十年眼神依旧平静。“公主,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为了大庆的江山社稷。北蛮铁骑虎视眈眈,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若能以和亲换取十年太平,这份牺牲是值得的。”
“牺牲?!”公主的声音尖锐起来,“你说的轻巧!你可知北蛮之人茹毛饮血,凶残成性?我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去了那里,如何能活?”
“公主乃大庆之女,自当以国为重。”萧景渊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陛下已承诺,会派精锐护卫,并备丰厚嫁妆,确保公主在北蛮衣食无忧,受人敬重。”
“衣食无忧?受人敬重?!”公主凄然一笑,泪水夺眶而出,“那我的心呢?我的情呢?景渊哥哥,你难道一点都不在乎吗?你难道忘了我们自幼的情谊?”
萧景渊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道:“公主,你我之间,只有君臣之礼,并无其他。景渊身为丞相,当为国尽忠,而非为一己私情,误了天下苍生。”
公主闻言,身形晃了晃,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看着萧景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绝望,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男人。我站在角落里,手中的卷轴几乎要被我捏碎。萧景渊说得如此决绝,他的心肠,竟能硬到如此地步。
公主没有再说什么,她只是深深地看了萧景渊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的痛苦和不甘。然后,她转身,踉跄着跑出了文渊阁,只留下满室的寂静。
我看着公主远去的背影,心中钝痛。她爱得如此炽热,却被他无情地浇灭。而我,连说出口的资格都没有。
“素言,继续整理。这些儿女情长,不必理会。”萧景渊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我拉回现实。
我应了一声,却感觉自己的心,也像那破碎的瓷器一般,裂开了一道缝。
03
接下来的日子,和亲之事在朝堂上迅速推进。北蛮使者也留在了京城,商议和亲细节。整个皇宫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明月公主把自己关在凤藻宫,不吃不喝,谁也劝不动。皇帝为此愁眉不展,多次召萧景渊入宫商议。
我每日在文渊阁整理着和亲的资料,也从宫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更多关于公主近况的消息。据说公主曾一度病倒,高烧不退,甚至有寻死之念。皇帝心疼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国事为重,这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一日,顾琰将军突然求见萧景渊。
顾琰,身着玄色铠甲,肩宽体阔,面容坚毅,常年征战沙场,身上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气。他进文渊阁时,我正巧在为萧景渊研墨。
“丞相大人,末将求见。”顾琰的声音洪亮,却也带着一丝疲惫。
萧景渊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顾将军,边关战事未平,你此时回京,可是有要事?”
“末将是为公主而来。”顾琰开门见山,他的目光中带着明显的焦虑和痛苦。
萧景渊眉梢微挑,却没有说话。
“丞相大人,公主自幼娇生惯养,如何能适应北蛮的苦寒之地?末将恳请丞相大人,再向陛下进言,另寻他法,莫要让公主远嫁异乡。”顾琰的声音低沉,带着恳求。
萧景渊的眼神依旧冷淡。“顾将军,你我皆知,和亲乃是当下唯一能换取边关安宁的办法。北蛮狼子野心,若非迫于形势,陛下断不会出此下策。公主虽娇弱,却也深明大义,她会理解的。”
“深明大义?!”顾琰猛地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丞相大人,你可知公主为此受了多少苦?她日日以泪洗面,甚至不惜绝食!这难道就是你口中的深明大义?!”
我手中的墨条差点掉落。顾琰将军平日里沉默寡言,此刻却为了公主,竟敢在萧景渊面前如此失态。
萧景渊的脸色沉了下来。“顾将军,你逾矩了。这是朝廷的决定,不是你我个人情感可以左右的。公主的牺牲,是为了大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了边关将士的性命。这份重担,她必须承担。”
“若……若这和亲之人,换作是末将呢?”顾琰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直直地盯着萧景渊,“末将愿替公主和亲,哪怕是去北蛮为奴为仆,只要能保公主安宁,末将万死不辞!”
我惊得屏住了呼吸。顾琰将军,竟愿为公主做到如此地步!
萧景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他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顾将军,你乃国之栋梁,边关不可无你。再者,北蛮求娶的是大庆公主,而非将军。此事已定,不必再议。”
顾琰的身体晃了晃,他看着萧景渊,眼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他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文渊阁。
我看着顾琰将军萧索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将军对公主的深情,竟比公主对丞相的爱慕还要炽烈。可在这冰冷的宫墙之内,这份深情,同样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04
和亲的日期最终定在了下月初八。
在这期间,明月公主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她不再哭闹,不再绝食,而是开始学习北蛮的语言和风俗,甚至主动召见北蛮使者,了解北蛮的地理和人文。她的脸上,虽然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笑容,却多了一份沉静和坚韧。
我知道,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这个无法改变的命运。
皇帝为了补偿公主,赐予了她无尽的珍宝和陪嫁。宫中上下,都在为公主的和亲做着准备,凤藻宫里日夜灯火通明,绣娘们赶制着和亲的嫁衣,匠人们打造着精美的器物。
萧景渊也忙得不可开交,他要处理和亲的各种文书,与北蛮使者商讨细节,还要安抚朝中那些对此事不满的官员。他总是那么忙碌,忙碌到似乎连一丝情绪都没有。
而我,依旧在文渊阁里,整理着那些冰冷的文字,见证着这场政治联姻的每一个细节。我看着萧景渊与北蛮使者周旋,唇枪舌剑,为大庆争取最大的利益。他的智慧和谋略,让我更加深陷其中。可每当我看到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时,又会想起他对公主的绝情,心中便会生出一丝寒意。
一日傍晚,我独自留在文渊阁整理完最后一批文书。夜色渐浓,宫灯初上,整个文渊阁显得格外安静。我正准备离开,却听到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是萧景渊。他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卷奏折。
“素言,忙完了?”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低沉。
“回丞相大人,都已整理完毕。”我放下笔,恭敬地回答。
他走到我的书案前,将奏折放下。“明日早朝,陛下会正式宣布由顾将军护送公主和亲。这份奏折,是关于顾将军护送队伍的安排,你誊抄一份,明日一早呈给兵部。”
我接过奏折,心中一颤。顾琰将军,竟然要亲自护送明月公主去北蛮!这意味着他将亲手将自己心爱的女人,送往遥远的异乡,送入他人的怀抱。这对他来说,是何等的残酷!
“丞相大人,为何……为何是顾将军?”我忍不住问道。
萧景渊的目光落在窗外,深邃的夜色中,他的侧脸显得有些模糊。“顾将军武艺高强,忠心耿耿,是护送公主的不二人选。再者,他与公主自幼相识,由他护送,公主也能多一份安心。”
“可……可是顾将军他……”我欲言又止。他难道不知道顾琰对公主的情意吗?
萧景渊转过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素言,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左右的。顾将军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会明白的。”
我看着他,心中充满了疑问。他真的只是为了国事吗?还是说,他也在利用顾琰对公主的感情,来确保和亲的万无一失?我不敢再深想下去。
“夜深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萧景渊的声音再次恢复了平静。
我躬身行礼,转身离开。走出文渊阁,夜风吹过,我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喜欢,在这座皇城里,真的只是一件最没用的事情吗?它不仅不能带来幸福,反而会成为被利用的弱点,成为痛苦的根源。
05
和亲前夜,整个皇宫都笼罩着一股离别的愁绪。
我站在文渊阁的窗前,看着凤藻宫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影影绰绰,似乎能听到宫女们的低声啜泣。明月公主,今夜之后,便要远嫁他乡,再难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
萧景渊依旧在案前忙碌,他似乎永远有处理不完的公务。我为他沏了一杯茶,轻轻放在他手边。
“丞相大人,夜深了,歇息片刻吧。”我轻声说道。
他嗯了一声,却未抬头。我站在他身边,看着他批阅奏折,烛火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显得有些疲惫。
“素言,你可知,这和亲之事,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我心中一动。“奴婢愚钝,还请丞相大人指点。”
他放下笔,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北蛮狼子野心,表面上求和,实则觊觎我大庆富饶的土地已久。此番和亲,不过是他们拖延时间,以图他日的权宜之计。”
我心中一惊。“那……那为何还要和亲?”
“因为我大庆,如今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他们硬碰硬。”萧景渊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边关将士疲惫不堪,国库空虚,若再起战事,百姓将生灵涂炭。和亲,是为了争取时间,争取喘息的机会,以图日后反击。”
我明白了。原来和亲,并非是妥协,而是一种战略。
“那公主她……”
“公主的牺牲,是必要的。”萧景渊打断我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她承担的,是整个大庆的未来。所以,她必须被好好地送过去,并且,要让她在那里活下来。”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他并非无情,只是他的情,藏得太深,藏庆的未来。所以,她必须被好好地送过去,并且,要让她在那里活下来。”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他并非无情,只是他的情,藏得太深,藏在对家国的责任之下。
“素言。”他突然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我,“你可曾怨我?”
我愣住了。怨他什么?怨他对公主的绝情?怨他对我的冷淡?
“奴婢不敢。”我低下头。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了一下我的发顶,动作轻柔得让我几乎以为是幻觉。我的心跳猛地加速,脸颊瞬间发烫。
“你是个聪慧的女子。”他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带着一丝我从未听过的温柔,“很多事情,你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份心性,难能可贵。”
我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那一眼,仿佛穿透了我的灵魂,让我无所遁形。我看到他眼底深处,隐藏着一种我无法理解的复杂情感。
“丞相大人……”我轻声唤道。
他却收回了手,恢复了平日的冷峻。“你先下去吧,明日还要早起。”
我躬身行礼,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那份短暂的温柔,那份深邃的目光,让我开始怀疑,他对我,是否真的毫无情意?或者说,他的喜欢,也和他的谋略一样,深藏不露?
清晨,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明月公主凤冠霞帔,强忍泪水,在城楼上与帝后告别。
顾琰将军身披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公主。
而我,站在人群中,看着萧景渊冷峻的面容,心中却突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和亲,表面上是公主的牺牲,但真正的目的,或许远不止于此。
萧景渊,他到底在谋划什么?他对我那短暂的温柔,又是否与这惊天棋局有关?
06
和亲的队伍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京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那份压抑的气氛却始终没有散去。我每日依旧在文渊阁里整理着奏折,但我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萧景渊那句“你是个聪慧的女子”,以及他眼底深处隐藏的复杂情绪,像一团迷雾,笼罩着我。
和亲队伍离京后不久,北蛮边境传来消息,说北蛮大汗对大庆公主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承诺将永保两国太平。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赞叹和亲之策的成功,有人则开始担忧公主在异乡的安危。
萧景渊在这段时间里,显得比以往更加忙碌。他每日早朝后便将自己关在文渊阁,处理各种紧急军务和政务,甚至连用膳都在阁中。我发现他批阅的奏折中,关于边境布防和军粮调度的内容明显增多。他似乎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而不是享受和亲带来的和平。
一日,我按照惯例整理完当日的奏折,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萧景渊正对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发呆。舆图上,大庆的疆域与北蛮犬牙交错,边境线上的几处重镇被他用朱笔圈出。
“丞相大人,夜深了。”我轻声提醒道。
他回过神,转过身,眼中带着一丝疲惫。“素言,你过来看看这舆图。”
我走上前,只见舆图上,北蛮的腹地也被他用朱笔勾勒出几条线路。“这些是北蛮的牧场和粮草储备之地。若战事再起,切断这些补给线,北蛮将不攻自溃。”他指着舆图,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凛冽的杀气。
我心中一惊。他果然在准备战争!
“可是……不是已经和亲了吗?”我忍不住问道。
萧景渊冷笑一声。“和亲,不过是为我大庆争取时间,麻痹北蛮而已。北蛮大汗野心勃勃,绝不会因为一个公主就放弃吞并我大庆的念头。他之所以接受和亲,一是为了展示他的大度,二是为了等待时机,在我大庆最虚弱的时候,再次举兵南下。”
“那公主她……”我再次提到了公主。如果和亲只是一个幌子,那公主的命运又将如何?
萧景渊的目光落在舆图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公主的使命,远不止是和亲那么简单。她将是深入敌营的一枚棋子,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我听得心惊肉跳。“棋子?丞相大人,您到底在谋划什么?”
萧景渊转过身,直视我的眼睛,他的目光深邃如海,让我感到一丝窒息。“素言,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我全身一震。他要我做什么?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司笔女官。
“奴婢……奴婢愿为丞相大人效犬马之劳。”我颤声回答。
“很好。”萧景渊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却也让我感到一丝不安。“从今日起,你将负责誊抄所有与北蛮相关的密报,并加以整理分析。这些密报,只有你我二人能知晓,绝不能泄露半分。若有差池,你我都将万劫不复。”
我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奴婢明白。”
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再只是一个整理文书的司笔女官,而是成为了萧景渊最信任的助手,参与到他那惊天动地的谋划之中。我每日接触的,不再是普通的奏折,而是来自边关的绝密情报,关于北蛮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甚至是大汗的行踪。
我发现,萧景渊的计划远比我想象的要宏大。他利用和亲争取到的时间,一方面加紧训练新军,储备粮草,一方面则通过公主,在北蛮内部安插眼线,收集情报。公主在那里,并非只是一个柔弱的和亲女子,她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07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萧景渊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发微妙。我们每日在文渊阁中,面对着那些密报和舆图,共同分析着北蛮的局势。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冷淡疏远,有时甚至会主动与我讨论一些政事,询问我的看法。我发现他并非真的无情,只是他的情,藏得太深,不轻易示人。
他会在我因长时间工作而疲惫时,亲自为我倒一杯热茶;他会在我因理解不了复杂的军情而苦恼时,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他的目光,也常常在我身上停留,带着一种我无法解读的深意。
我的心,在这样的相处中,渐渐沦陷得更深。我开始奢望,奢望他的那份温柔,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他的助手,更是因为他对我,也有一丝情意。
然而,每当我沉溺于这份幻想时,我便会想起明月公主。想起她远嫁异乡,身负重任。想起顾琰将军,他亲手将心爱之人送走,又该承受怎样的痛苦。喜欢,在这场巨大的棋局中,究竟算什么?
一日,一封紧急密报从北蛮送来。密报上写着,北蛮大汗对明月公主的态度突然变得冷淡,甚至开始对公主身边的侍女进行严密监视,公主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更让人担忧的是,密报中提到,北蛮大汗正在秘密调集兵力,似乎有再次南侵的迹象。
萧景渊看到密报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发出沉闷的响声。“这个老狐狸,果然沉不住气了!”
“那公主她……”我紧张地问道。
“公主有危险。”萧景渊斩钉截铁地说道,“北蛮大汗已经起了疑心,他可能发现了公主的真实意图。”
我心中一紧。如果公主的真实意图被发现,那她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丞相大人,我们该怎么办?”我焦急地问道。
萧景渊沉思片刻,然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必须提前行动!不能再等了!”
他迅速从书案上拿起一张空白的宣纸,笔走龙蛇,写下了一封密函。密函中,他详细部署了边关的防守,并命令顾琰将军立刻率领精锐部队,秘密潜入北蛮腹地,与公主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北蛮主力。
我看着他写下的每一个字,心中充满了震惊。他竟然要主动出击!而且,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顾琰将军和明月公主身上。
写完密函,萧景渊将它递给我。“素言,这封密函,你亲自送去兵部,交给顾将军。务必确保亲手交到他手中,不得有任何差池!”
我接过密函,手指微微颤抖。这是决定大庆命运的密函,也是决定公主和顾将军命运的密函。
“丞相大人,此去北蛮,顾将军和公主他们……”我有些担忧地问道。
萧景渊的目光再次落在舆图上,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苦。“此战,九死一生。但为了大庆的未来,他们别无选择。”
我看着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之所以选择顾琰将军,不仅仅是因为顾琰的军事才能,更是因为顾琰对公主的深情。他知道,只有顾琰,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公主,去完成任务。而公主,为了家国,也一定会配合顾琰。这份“喜欢”,在这场生死棋局中,被他利用到了极致。
我的心,突然感到一阵冰冷。原来,他对我那短暂的温柔,也只是为了让我更好地为他效力吗?我的喜欢,在他的眼中,是否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
08
我将密函亲手交给了顾琰将军。他看到密函上的内容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紧紧地握着密函,指节泛白,我知道他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末将遵命!”他最终沉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没有问我任何问题,也没有抱怨。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了命令,然后转身,率领着他的精锐部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朝着北蛮的方向疾驰而去。我知道,他此去,是为了大庆,更是为了他心爱的公主。
顾琰将军离开后,京城的气氛更加紧张。朝中大臣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依旧以为和亲带来了和平。只有我和萧景渊,以及少数几位心腹大臣,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即将爆发。
萧景渊开始夜以继日地忙碌,他几乎不眠不休,处理着军务,调度着粮草,部署着兵力。我陪伴在他身边,为他研墨,为他整理文书,看着他日渐憔悴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担忧和心疼。
一日深夜,萧景渊突然晕倒在文渊阁。我吓得花容失色,连忙叫来太医。太医诊断后说,丞相大人是劳累过度,心力交瘁。
我守在他床边,看着他苍白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他为了大庆,为了他心中的抱负,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也在这场风暴中,渐渐看清了自己对他的感情,也看清了他对我,或许并非毫无情意。
他醒来后,看到我守在床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素言,你为何在此?”他声音虚弱地问道。
“奴婢……奴婢担心丞相大人。”我轻声回答。
他看着我,眼神中带着一丝我无法解读的情绪。“素言,你可知,此番出兵北蛮,风险极大。若稍有不慎,我大庆将万劫不复。”
“奴婢知道。”我点点头,“但奴婢相信丞相大人。”
他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握住了我的手。他的手冰凉,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力量。
“素言,若我此番不能成功,你便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不要再过问朝中之事。你是个聪明的女子,自会明白我的意思。”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嘱托。
我的心猛地一颤。他这是在交代后事吗?
“丞相大人,您不会有事的!”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水夺眶而出,“您一定会成功的!”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那一眼,让我明白,他对我的情意,或许真的存在,只是被他深埋在心底,被家国大义所压制。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萧景渊共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一封来自边关的密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知道,顾琰将军和明月公主,正在北蛮的腹地,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
终于,在一个月后,一封振奋人心的密报传来。顾琰将军率领的精锐部队,在明月公主的帮助下,成功切断了北蛮的粮草补给线,并配合大庆主力部队,一举击溃了北蛮的主力军队!北蛮大汗在战乱中被俘,北蛮各部群龙无首,陷入内乱。
大庆,大获全胜!
我看到密报时,激动得热泪盈眶。萧景渊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带着一丝疲惫,却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09
捷报传到京城,整个大庆都沸腾了。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皇帝大喜,下旨大赦天下,并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萧景渊作为此次战役的总设计师,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恩宠,被加封为大庆有史以来第一位异姓王。
顾琰将军和明月公主也凯旋而归。
当我再次见到顾琰将军时,他身着玄色铠甲,却少了几分往日的锐气,多了几分沧桑。他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胜利的光芒。他身边的明月公主,已不再是那个娇弱任性的少女,她身穿北蛮服饰,英姿飒爽,眉宇间带着一股坚韧和果敢。
在朝堂上,顾琰将军和明月公主向皇帝汇报了此次战役的详细经过。原来,公主在北蛮期间,并非只是默默忍受。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交北蛮贵族,收集情报,并暗中培养了一批忠于大庆的线人。在顾琰将军率军潜入北蛮后,公主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亲自为顾琰将军引路,并帮助他切断了北蛮的粮草补给线。她的贡献,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帝听完后,龙颜大悦,对公主和顾琰将军大加赞赏。公主被封为“护国长公主”,顾琰将军则被封为“镇北大将军”,并赐予世袭罔替的爵位。
在封赏结束后,我看到明月公主的目光,再次落在萧景渊身上。然而,这一次,她的眼神中没有了往日的爱慕和绝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敬佩,也有……一丝疏离。
萧景渊也看向了公主,他的眼中,依然是那份深不可测的平静。
顾琰将军则始终站在公主身边,他的目光,一如既往地追随着公主,眼中充满了深情和守护。
我看着这三个人,心中百感交集。喜欢,在这场生死棋局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明月公主为了家国,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却也因此获得了成长和荣耀。顾琰将军为了公主,不惜以身犯险,最终守护了公主,也守护了大庆。而萧景渊,他利用了所有人的“喜欢”,将它们化为棋子,最终赢得了胜利。
那天晚上,萧景渊再次召我到文渊阁。
“素言,此番战事已平,你功不可没。”他看着我,眼中带着一丝柔和,“你想要什么赏赐?”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奴婢……奴婢只愿能继续在丞相大人身边效力。”
他笑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宠溺。“傻丫头。”
他走到我身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我的心跳再次加速,脸颊滚烫。
“素言,我欠你一个解释。”他轻声说道,“我对公主的冷淡,并非无情。只是我深知,她肩负着家国重任,儿女情长只会成为她的羁绊。而顾将军对她的情意,是我可以利用的棋子,确保和亲之策万无一失。我知这般利用人心,手段卑劣,但我别无选择。”
“至于你……”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看着我,“你可知,我为何独独留你在身边,为何对你另眼相待?”
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奴婢不知。”
“因为你,最像我。”他轻声说道,“你聪慧,隐忍,有大局观。你爱慕我,却从不奢求,只是默默付出。这样的你,让我感到心疼,也让我感到……安心。”
他将我轻轻拥入怀中,他的怀抱温暖而有力,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素言,你可愿,永远留在我身边?”他低头,在我耳边轻声问道。
我泪流满面,紧紧抱住他。“奴婢愿意!”
10
北蛮之战结束后,大庆迎来了长久的和平。萧景渊被封为异姓王后,权力达到顶峰,但他依旧每日勤于政务,为大庆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而我,也以王妃的身份,继续陪伴在他身边,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和最亲密的伴侣。
明月长公主在回京后,并未选择嫁给任何一位王公贵族,而是主动请旨,前往边关驻守,协助顾琰将军重建边防,发展民生。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片她曾经“牺牲”过的地方。她与顾琰将军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大庆的边疆。虽然两人从未言明心意,但彼此之间那种深沉的默契和相守,早已超越了世俗的藩篱。
顾琰将军,他最终也没有得到公主的爱情,但他却得到了公主的信任和并肩作战的战友情。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喜欢”并非无用,它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支撑一个人去完成艰难的任务,去守护心爱之人。他将自己的深情,转化为了对家国和公主的守护。
而我,素言,那个曾经在文渊阁中默默爱慕丞相的司笔女官,最终成为了他的王妃。萧景渊对我的爱,深沉而内敛,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冷漠,而是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我的关心和温柔。我明白,他的爱,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和共同理想之上的。
我们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坐在文渊阁中,他批阅奏折,我研磨添香。有时,他会放下笔,将我拥入怀中,轻声告诉我他今日的见闻,或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的温暖,心中充满了满足。
我曾以为,喜欢是最没用的事情。因为它不能改变命运,不能左右权谋。但如今我才明白,喜欢本身或许无用,但它所激发的勇气、牺牲和守护,却能改变一切。明月公主的喜欢,让她从娇弱走向坚韧;顾琰将军的喜欢,让他从沉默走向守护;而我的喜欢,让我从卑微走向陪伴。
大庆的江山在萧景渊的治理下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我和他相守一生,共同见证了这盛世的到来。
将军喜欢公主,公主喜欢丞相,丞相喜欢我。
这些喜欢,最终都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了各自的命运,也成就了大庆的辉煌。
喜欢,并非无用,它只是以更深沉、更广阔的形式,存在于这世间,推动着一切向前。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