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断言明年打,解放军组合拳已备好,巴士海峡成猎场
老铁们,今儿个咱不聊别的,先在地图上找个地儿——巴士海峡。
对,就那条看着不起眼的水道。
你别看它窄,未来的戏台子可能就搭在这儿了。
最近日本那边又开始“整活儿”了,满世界嚷嚷说咱们明年就要动手,还煞有介事地给了一套“剧本”,说解放军早就布下了一套“组合拳”,专等着某些爱凑热闹的“援军”往里钻呢。
这剧本写得那叫一个有鼻子有眼。
说是开打的第一时间,不是滩头登陆,而是导弹和网络攻击先上,跟“点穴”一样,瞬间让台湾南边的电网和澎湖的通讯“掉线”,让整个岛屿的防御系统直接黑屏。
然后呢?
重头戏来了。
一支神兵天降,悄无声息地就埋伏在巴士海峡东边。
这地方,就是给那些想“英雄救美”的美日联军,量身定做的豪华“VIP包厢”,只不过这包厢里头,没有香槟和鲜花,全是准备好的“大炮仗”。
这套“围点打援”的玩法,听着是不是特有画面感?
先把主角围起来,营造一种“快来救我啊”的氛围,然后就猫在草丛里,等对方那几个满级的英雄晃晃悠悠地过来送人头。
栗正杰少将都分析了,这招就像下围棋,先断你的气,让你进退两难。
美日舰队只要一脚踏进巴士海峡,就等于把脑袋主动伸进了咱们的火力网。
到那时,海面下的潜艇,海面上的舰队,再加上岸上那些动不动就“使命必达”的火箭军,那可真就不是演习了,而是实打实的“开席了”。
你可能要问,这么精彩的剧本,谁写的?
答案是,咱们那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邻居。
最近日本的《产经新闻》又把美军中校布莱恩·柯格去年的一篇文章挖了出来,当成“最新情报”一样,把咱们动手的“预测时间”从2027年硬生生提前到了2026年。
这感觉,就好像不是他们在预测,而是他们在催稿,生怕咱们的“作业”交晚了。
其实啊,这哪是预测,分明是他们自己心里的“愿望清单”。
从安倍晋三那会儿就开始念叨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现在换了高市早苗这帮人,更是当成了座右铭,恨不得焊在脑门上。
自家经济都快在泥潭里躺平了,不想着怎么把自己拽出来,天天就惦记着怎么给亚太这片池塘里扔石头。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得想笑。
咱们这边呢,向来不爱打嘴炮,喜欢直接上才艺。
今年四月那场“海峡雷霆-2025A”,大家伙儿都看到了吧?
那可不是在放烟花。
山东舰航母编队在东边海域机动,歼轰机成群结队地呼啸而过,那练的是什么?
不就是上面那套剧本的实景彩排嘛。
台湾那边自己都说了,当时侦测到90多架次的军机舰船,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
但他们看到的,永远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下那张无声的“大网”,才是真正的杀招。
最有意思的还是美日这对“活宝”。
美国那边,参议员鲁比奥一边抱怨盟友的武器订单送货太慢,一边又把台湾当成处理自家积压库存的“二手市场”,发霉的防弹衣、缺零件的弹头,什么都敢往里送。
嘴上说着要“维持稳定”,实际上就是想把台湾的钱包榨干,顺带消耗咱们的精力。
而日本呢,就跟在后头摇旗呐喊,一边嘴硬说要“共存亡”,一边被《金融时报》捅出来,私下里早就通知在台日企:“真出事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哈。”
这操作,简直是把“口是心非”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所以你看,这台戏唱到现在,谁是演员,谁是观众,一目了然。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救世主,不过是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对岸的朋友们也该琢磨琢磨,那些飘洋过海递过来的“橄榄枝”,到底是来帮忙的,还是来“薅羊毛”的。
至于日本预言的那个剧本,会不会成真,啥时候上演,主动权啊,从来就不在编剧手里。
毕竟,回家的路,谁也挡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