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磁铁,竟对中国加征两倍关税?特朗普似乎再次失控
本月前段时间,中美两个国家一块宣布把关税暂停的时间再延长了90天,看得出,美国对中国在稀土制品出口方面放宽限制的态度不像以前那么着急了。有些外国媒体还传出消息,说中美之间可能达成了一个“用稀土换AI芯片”的交易协议。
8月25日,特朗普在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的空隙时,突然对记者讲,说中国要么把稀土磁铁卖给美国,要不然就得面对200%的关税,听得人都是一愣。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也挺简单,意思就两个字:随你怎么说。中国不是没跟美国打过贸易、关税、科技之类的战斗,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根本不担心再来一轮。
要是美国敢再提高关税的话,我们能把美国的稀土全部断供,看你的反应咋样。
其实外媒说中美达成了“用稀土换AI芯片”的协议,并不是真的。
4月份特朗普对中国开了一场关税战后,中国商务部在4月4日和9日分别公布了第21号和第22号公告,把16家美国实体和12家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单,限制向他们出口军民两用物资,比如稀土相关产品和无人机配件之类的。
从8月12日开始,中国政府继续对4月4日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的16家美国企业暂停相关管控措施90天,同时,对于4月9日列入名单的那12家美国公司,就不实施相关限制了。
这份包含28家的美国实体名单仔细看,虽然大部分都是国防行业的合作伙伴,比如内华达山脉公司、高点航空技术公司啥的,但并没有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些美国顶级的国防巨头列进去。
这些美国大型国防企业依旧被列入我国的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依然受到军民两用商品禁运的限制,其中就包括稀土。
而且,咱们中国恢复部分稀土出口的条件是,美国企业得先向中国商务部提出申请,经过审查确认没有违规行为,才能拿到许可证。这样一来,经过严格的监管,确保稀土不会流入军事用途,保障我国的战略安全底线。
而且我们放松稀土出口是有条件的,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这些条件可能包括:
在科技领域,美国对华的部分封锁有所松动,美方已取消了12项限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批准英伟达公司向中国出口H20芯片。
在军事方面,美方减少了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在外交层面,也少了一些针对中国的抹黑言辞,同时在台湾问题上也做出了一些让步。
其实美国这些让步没啥实质性的作用,比如他们把批准出口H20芯片当成个“大恩惠”,但中国政府早就开始劝说本土企业别再采购H20芯片了,因为我们的国产AI芯片已经挺不错,正处于可以替代美国芯片的关键阶段,我们根本不在乎美国是不是放松对华出口AI芯片。
特朗普在25日的讲话里还威胁说:“他们(中国)有一些牌,我们(美国)也有不凡的牌,但我不打算用哪些牌。如果我用那些牌,可能会搞垮中国。”
你觉得中国会怕吗?其实美国财长贝森特早就都说了,大众媒体都知道,“美国现在真是拿中国没办法”,在关税战里也没有啥靠谱的制衡手段。
事实摆在眼前,选择用稀土产品作为反击美国的“武器”,真是最聪明的决定。
众所周知,像实力强大的国家,遇到商品禁运时,都会努力发展自己的替代产业链,最终摆脱被“卡脖子”的尴尬。只是,这段“难熬”的时间长短,主要看他们建立替代产业链的速度有多快。
中国之所以对稀土制品出口实行严格管控,主要是因为我们确有底气。根据多家国际机构的数据,我国出口的稀土产品大概占全球市场的70%左右,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也差不多在70%,就连钪、钇等一些稀土元素,对中国的依赖几乎达到了100%。
不过,稀土产品虽然挺关键的,但放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的出口额其实不算高。就算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发展出替代的产业链,也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多大损失。
一些国际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稀土元素和制品的出口市场规模大概在41.5亿美元到142.8亿美元之间,范围不同而已。
这跟中国2024年出口总值3.58万亿美元一比,几乎微不足道。我们失去这个市场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对比来看,美国在高端芯片上对中国“卡脖子”,说白了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一招反而逼着中国加快国产替代产业链的布局。别忘了,这些年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基本都在20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占了全球芯片市场四成多。
一旦中国的替代产业链搞起来,导致美国的芯片公司差不多要失去一半的市场份额,这对谁的打击更大呢?
所以说,把稀土制品作为对美反制的“武器”确实是个聪明的决定。未来,我们会采取“有限度放开+严密监管”的策略,在贸易战中争取更多主动权。至于特朗普会有什么招数,就看他怎么应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