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张万年的状,杨得志反问:摔杯子摔错了?你们得让人说话
1973年12月,开国上将杨得志接到命令,他告别济南,奔赴武汉,走马上任武汉军区新一任司令员。这一调动源于当年人民军队实施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政策。与之对应的是,原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中将,被调到济南军区,接过杨得志此前的职务。说起来有意思,抗战时期曾思玉就是杨得志的老部下,两人建国后的经历竟有不少相似之处。
交接工作那会,两人聊得挺投机。可等杨得志真接了老部下的班,却有点犯难:武汉军区这摊子比想象中难收拾。为啥?两年前“九一三”事件一出,这军区里不少干部都被牵扯进去遭了冲击,有的被带走至今没放回,有的稀里糊涂挨了整。杨得志对军区现状挺不满意,最挠头的就是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这块。
武汉军区有支王牌部队127师,这可是我军历史上响当当的“铁军师”,当时执掌这支部队的师长是张万年。他在师长这个位子上,已经干了五年多。但那段时间张万年的日子并不好过,正经历着组织调查。这事起因还要从1971年的一场风波说起。张万年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四野的基层干部,还参加过惨烈的塔山阻击战,后来靠着过硬的能力和赫赫军功,一步步升到了师长的位置。难道就因为出身四野就要被审查?当然没这么简单,但真正的导火索,来自他曾共事的师政委关光烈。
关光烈在调到铁军师之前,曾给四野首长当秘书,这一当就是整整六年,深得首长信任。林立果和关光烈关系十分熟络,使唤起来得心应手。关光烈调至一线部队任职后,仍不时帮林家处理一些事情。1971年9月,林立果特意把关光烈召回北京,给他安排新“任务”,让他准备四具火焰喷射器。后来调查中相关人员供认,这火焰喷射器背后暗藏不轨企图。但关光烈当时并未提供,究竟是时间紧迫未能落实,还是内心抵触不愿卷入,至今有待进一步查证。
武器从哪弄来?这事显然和127师脱不了干系,不然林立果也不会找关光烈来操办。张万年当时是负责军事工作的,真要从师里调武器,说他完全没牵扯似乎也不太好讲。但关键在于,他之前和林家基本上没什么交集,压根没在林总身边干过活,在这件事上还真就是清清白白的。71年关光烈被抓之后,也明确表示张万年根本不知情,压根没参与过相关活动。
这事闹得实在太大,性质太恶劣,压根不是几句简单话能说清楚的。武汉军区从高层到基层一下子抓了不少人,连军区政委刘丰都被撤了职接受审查,这种情况下,谁还敢站出来为张万年说句公道话,还他清白?说实在的,直到杨得志司令员来上任后,负责相关事务的工作组每个月都到师部调查情况,还单独找张万年谈话。调查人员态度相当强硬,每次来都像审犯人一样层层逼问,那架势让人看了心里直犯怵。
张万年卷入复杂的政治风波在师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事既影响工作开展,又损害了干部队伍的威信和形象。他为此一直烦闷不已,咋都没想到被调查了这么长时间,上级还没给个明确说法,换作谁恐怕都难以忍受。1974年初,张万年在谈话时情绪突然爆发,抬手就把一个茶杯摔碎了。这一举动让前来调查的人十分不满,他们直接找到了军区首长杨得志反映情况。
在来武汉之前,杨得志和张万年基本没打过交道。解放战争那会,杨得志一直在华北领兵作战,压根没带过张万年;建国之后,他也没管过铁军师。直到1973年底来到武汉,杨得志才了解到张万年的情况,这事也被杨司令员看作武汉军区的“奇怪现象”之一。杨得志本来就对这事有看法,所以当工作组来“告状”时,他当场就皱起了眉头:摔杯子难道摔错了?你们得让人家说话!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认可,都查了三年了还不给人一个明确说法,我看张万年同志根本没问题!
将军这话一出口,对面的人当场就愣住了,想反驳又不敢吱声。杨得志可不是光嘴上说说,没过多久就亲自起草报告,明确提出:既然查不出问题,就该还张万年等同志一个清白。在部队里,杨得志资格老、威望高,他这话既在理又有分量,最终张万年身上的“问题”彻底澄清,能安心带兵了。后来张万年发展得越来越顺,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恩情。杨得志这一举动,既是为下属主持公道,更是为国家留住了栋梁之材。几年后爆发对越自卫反击战,张万年在战场上大展拳脚,立下赫赫战功。当年杨得志保护下属的这段往事,也成了军中人尽皆知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