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劳务派遣变外包,工资没少但这3样没了!打工人别懵

发布日期:2025-08-26 16:30    点击次数:189

“干了十年技术岗,病假三天突然被扣钱,一问才知自己从‘派遣’变‘外包’了!”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当公司通知劳务派遣工转签外包合同时,表面工资或许未变,但劳动关系内核已悄然崩塌。

一、消失的管理归属权:谁还为你负责?

过去劳务派遣时期,你虽与派遣公司签合同,但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全由实际用工单位掌控,甚至加班费与奖金都由他们核定发放。

而一旦转为外包,用工单位瞬间“甩锅”:你的考勤、工作指令甚至服装要求,全部改由外包公司遥控。更残酷的是,用工单位从此与你划清界限——你交付成果,他们支付服务费,再无管理与被管理的纽带。

案例直击:某银行派遣柜员转外包后,行方不再管排班,工资由外包公司按“最低基数”发放社保。用工单位轻松规避同工同酬责任。

二、消失的维权通道:索赔时无人认领你

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若你被裁员或工伤,两方均难逃其责,维权时仲裁可直接追加主体。

但转外包后,法律关系彻底断裂。用工单位从“东家”退为“甲方”,你的生老病死全甩给外包公司兜底。外包公司若资质差、资金薄,一旦跑路或拒赔,你将状告无门:

“送餐骑手摔伤后,平台称‘你不是我员工’,外包公司只赔3000元了事。”

三、消失的稳定性:工龄清零与岗位脆弱性

劳务派遣受《劳动合同法》严格约束:合同必须2年以上,岗位限临时性、辅助性,且企业使用比例不得超10%。

而转外包后,这些保护墙轰然倒塌:

工龄清零风险:未签署工龄承继协议,十年资历可能“一键归零”,未来经济补偿大幅缩水;岗位脆弱性加剧:外包公司为压成本,可能随意调岗降薪,甚至因甲方终止合作而整批裁员,员工沦为商业博弈的耗材。

自救指南:别签空白合同!

面对强制转签,打工人务必守住三防线:

确认劳动关系主体:拒签未明确用工单位、外包公司责任的新合同,坚持“先解约再签约”,否则原派遣关系未解除即转外包属违法;书面继承工龄:要求原用工单位出具工龄确认书,载明连续工作年限,避免未来补偿金缩水;查资质留证据:核验外包公司劳务资质,保存工资流水、工作指令记录,为维权备足弹药。

资本的游戏里,“换个马甲”从来不是为了善待你。当企业用外包规避同工同酬、稀释雇主责任,打工人更要攥紧法律武器——那纸合同上的签名,决定的不只是当下工资,更是未来风雨中的退路。

你有遭遇过“被外包”的经历吗?欢迎留言分享避坑经验!



上一篇:热刺连胜曼城登顶,英超新王崛起!
下一篇:从秃山到森林,中国用100年时间“染绿”山河!